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鄰山枕水,物阜民勤。皖西明珠,秀美葉集。在“十三五”期間,尤其2020年以來,六安市葉集區面對各種挑戰迎難而上,開拓創新,務實進取,綜合實力再躍新臺階,產業轉型等方面實現新突破,為后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十四五”開局之年,葉集區憑借長三角一體化、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等系列政策東風獲得長足發展之際,又迎來六安市委、市政府“抓葉集、聚特色、塑產城”的重大發展機遇。站在新的起點,有機遇、有想法、有目標、有胸懷的27.9萬葉集人民正在這片熱土上擘畫著安徽西大門值得期許的美好未來。
“十三五”產業轉型,經濟發展奏強音
“十三五”期間,面對國內外復雜多變形勢和經濟下行壓力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葉集人民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砥礪前行、開拓創新、奮發有為,穩住經濟社會基本面,推動全區改革發展行穩致遠,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任務加快推進,為“十四五”全面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葉集奠定了堅實基礎。
美麗的葉集 。 彭松/攝
回顧2016年2月28日,葉集區正式掛牌成立,全區國土面積增加到568平方公里,人口增加至27.9萬人。隨著行政體制徹底理順,實現了從小城鎮到小城市的歷史跨越,完成了從功能區到行政區質的轉變。如今全區地區生產總值達到69.2億元,年均增長4.8%;財政總收入達到8.7億元,年均增長21.2%;全區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長。
同時,該區在產業轉型上實現新突破。該區全面實施首位產業大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加快推進由木竹加工向家居智造轉型。中國中部家居產業園、綠色板材工業園建成區面積達10平方公里,中至信、科凡、麗人、東盾等一批知名家居板材企業先后入駐,該區開發區獲評“全國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試點園區” “全國十大木業園區” “全國板材之鄉” “全國綠色人造板示范基地”等;隨著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發展,光大熱電、大德光伏等一批新能源項目建成投產,全區高新技術企業達9家,國家級兩化融合貫標企業2家,國家級綠色工廠1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家。
“十三五”期間,該區現代農業、脫貧攻堅、社會民生等方面均取得巨大的發展和進步,碩果累累,令人備受鼓舞。
實干奮進的2020,發展成就可圈可點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葉集區應對挑戰、實干奮進的收獲之年。該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中央及省市區委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高質量發展,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銳意進取,砥礪前行,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有進、進中向好,較好地完成葉集區一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年度目標任務。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葉集區委、區政府全面貫徹“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總要求,全力以赴、嚴防死守,經過全區上下共同努力,葉集實現了零病例、零感染的好成績,在全省第一批被確定為低風險地區。
特大洪澇災害突如其來時,該區廣大干部群眾臨危不懼、共克時艱,積極開展抗災自救。全區緊急轉移安置群眾近1.3萬人,實現重大災情零傷亡,災后又奪取了恢復重建的全面勝利。
該區在深度攻堅精準脫貧上持續“強攻”,上下齊努力,順利通過“省考”。不僅如此,該區領導帶頭招商,引來一個個重大投資項目。區委書記趙珞于2020年7月底率隊赴廣東佛山、深圳等地,先后走訪企業、拜訪廣東省家具商會主要負責同志。每到一處,趙珞書記都向企業家們介紹葉集、推介葉集,向企業家們發出“英雄帖”。
在多方努力下,2020年葉集全區又新增規模工業企業16家,總數達到83家。首位產業持續發展,冠特家居、樂晨木業等項目落地開工,盈潤門窗、榮冠歐松板等項目正式簽約。該區還成功申報安徽省人造板創建示范區,安徽省人造板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已通過專家論證。該區已啟動開發區科創園一期建設。
該區在狠抓經濟的同時,還大力推動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不斷強化文化體育設施建設。該區超額完成學前教育“985”省定目標,安師大附屬葉集中學、葉集實驗學校東校區等四所學校建成投用,40所中小學建成智慧課堂,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穩妥推進。區文化中心主體完工,全民健身中心投入運營,姚李體育公園對外開放……《韋素園傳》正式出版,該區選手在全省青少年跆拳道錦標賽獲得一金三銀好成績,姚李文化站被評為第八屆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
【“十四五”藍圖恢弘】
創新驅動,駛向“百千”彼岸
“我區‘十四五’發展有基礎,有想法,有機遇,有目標。”葉集區委書記趙珞在日前召開的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上強調說。該區明確了“十四五”期間全區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思路 — —聚焦建設皖豫邊界特色城區“一個定位”,突出百年家居、千億化工“兩大產業”,建強G312發展軸、史河干渠綠色振興經濟帶、中心城區“三大平臺”,實施區域一體化、新型城鎮化、新型工業化、數字智能化“四大戰略”,努力打造全市創新發展先行區、特色產業集聚區、魅力城市體驗區、鄉村振興樣板區、宜居宜業新高地“五大目標”。
“葉集要想向更高層次發展,必須強化科技創新引領作用,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培育青年工匠。”的確,該區突出工業強區主戰略,深入推進工業“積樹造林”工程,大力引進“鏈長” “群主”企業,圍繞重點領域重點公關重點打造。
為此,從2021年開始,該區咬定板材加工和家居定制首位產業不動搖,聚焦多層板、歐松板和板式家具、全屋定制等,將引進和培育一批帶動能力強的頭部企業,配套引進一批物流運輸、五金配件、交易展銷等上下游企業,啟動集中噴涂中心等項目建設。同時,該區打好全市唯一化工集中區這張王牌,大力引進精細化工、化工新材料等項目,高水平推進化工產業園建設,讓“千億葉化”建設目標盡快實現。
該區還將繼續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將繼續突出招商引資、消費提升和民營經濟等工作。推進園區招商,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提供全程代辦服務,讓外來企業“拎包入住”,解除企業后顧之憂。
為民惠民,繪就幸福新畫卷
未來五年,葉集區將圍繞“一軸一帶一中心”空間發展布局,積極推進新型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建設,按照“一河兩岸一座城”的思路,推進城區“東進西融南聯北擴中優”。實施“新基建+”行動,推進城市公用設施、建筑等物聯網應用和智能化改造。
該區將堅定不移地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積極推進大別山革命老區史河(省界段)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實施“引水入城”,完成城區黑臭水體治理,構筑城市生態水系,重點抓特色城區建設,打造宜居宜業新葉集。該區還將在路網暢通工程上繼續發力,全面優化區域干線通達能力。
“葉集未來的發展,必須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發揮葉集作為長三角‘西大門’和中原地區‘橋頭堡’區位優勢,在區域協同發展、開放融合發展中展現更大作為。”該區主要領導強調。葉集區要高水平承接發達地區產業轉移,全面參與國內外產業循環,主動融入長三角和合肥都市圈,推動金葉一體化發展、與固始協同發展取得重大進展。
“辦好民生實事,穩定和擴大就業,加大社會兜底保障力度,加快健康葉集建設等,都是我區今后工作的重點。”有關領導說。文教衛體等事業也是建設幸福葉集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區為此將持續深入地挖掘紅色文化、未名文化、商貿文化、改革文化資源,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和文化精品工程。尤其是在十四五期間,該區將著力實施遷址新建葉集職業學校、葉集區人民醫院(六院)二期,修建葉集區烈士陵園、文化中心布展工程、皖西省委舊址等重大項目。
此外,該區還將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提升競技體育水平,發展群眾體育。加快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讓全區人民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讓發展更有溫度、讓幸福更有質感!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竇祖軍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