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十三五”完美收官, “十四五”順利開局!作為安徽西南門戶,近年來,東至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過去五年有哪些亮點?未來如何進一步高質量發展?2021年省“兩會”期間,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專訪了省人大代表、東至縣委書記李明月。
記者:我們知道,2020年,對五十五萬東至人民來說,是極為特殊的一年,無論是年初的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還是年中的防汛抗洪,東至人民都經受了嚴竣的考驗,這幾場戰役打得很辛苦也很漂亮。請您給我們簡單談談2020年及“十三五”期間東至縣的經濟社會發展成就。
李明月代表: “十三五”時期是東至縣發展很不平凡的五年。特別是近幾年面對精準脫貧攻堅戰、生態環保遭遇戰、防汛抗災保衛戰、疫情防控阻擊戰,全縣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在省委、市委的堅強領導下,統籌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交出了一份“上級放心、群眾滿意、值得銘記”的經濟報表和民生答卷。
首先,打造“美譽東至”成效顯著: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預計達211億元。我們成功創建國家級生態縣,榮獲全國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范縣等十多項國家級榮譽。在全省首個試行《林地經營權流轉證》登記制度、 “勸耕貸”東至標準成為全省操作標準。
其次, “美麗城鄉”建設日新月異。近年來,我們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扎實推進農村“三大革命”,建成省級美麗鄉村76個。東至人盼望多年走出“山間河谷”的標志性項目舜城新區順利起步,東至從“山城時代”邁向“濱江時代”,走出堅實步伐。
最后, “美好生活”漸成眼前現實。全縣22個貧困村順利出列,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創新實施基層黨建“書記項目”,基層黨組織達標率達100%,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50萬元以上經濟強村達到28個,預計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4萬元、1.7萬元。
記者:面對充滿希望的“十四五”,東至縣未來的發展目標及定位是什么?如何實現這個目標?
李明月代表: “十四五”時期,我們將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全面落實省委、市委經濟工作決策部署,提出“一極三地一門戶”的定位。 “一極”就是打造承接長三角產業轉移示范區重要增長極, “三地”是打造長三角重要旅游目的地、重要休閑康養地、綠色有機農產品供應地, “一門戶”是打造長三角有影響力的省際邊界縣。圍繞這個定位,我們全力開啟經濟強、百姓富、生態美的新階段現代化“三美東至”新征程,力爭在“十四五”末實現“總量進位、增速居前、人均爭先,進入全省同類縣第一方陣”的目標。
圍繞這個總目標,我們制定了具體的目標,用“六個新”來概括 — —一是綜合實力實現新跨越,經濟總量在全市的比重進一步提升,在全省同類縣進位次;二是經濟結構實現新優化,三次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調整,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速保持全市前列;三是改革開放實現新突破,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明顯進展,部分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四是生態優勢實現新彰顯,生態質量明顯改善,綠色發展指數居全省前列;五是民生福祉實現新躍升,民生投入力度持續加大,人民群眾生活質量明顯提高;六是治理能力實現新提升。
記者:近年來,東至縣相繼開展了“解放思想、擔當作為”大討論、 “改作風、強本領、提效能”大討論,亮短揭丑,引發各界關注。目前看來,給東至發展帶來了哪些變化?這方面還會有后續動作嗎?
李明月代表:思想先進是最關鍵的先進,思想落后是最致命的落后。近年來,我們堅持以思想破冰引領行動突圍,增強了全縣黨員干部抓工作的方向感、抓發展的緊迫感、抓作風的責任感。具體來說,通過大討論,全縣黨員干部打開了解放思想“總開關”,形成了干事創業的氛圍,找準了產業發展的路徑,優化了促進發展的機制,錘煉了務實擔當的作風,讓全縣老百姓對縣委班子更有信心,對東至的發展更有自信。
“十三五”以來,縣委帶領全縣人民在大戰大考中砥礪奮進,在攻堅克難中開拓創新,打通了傷心多年的“斷頭路”,取締了堵心多年的“馬自達”,攻克了揪心多年的“東紡改革”,治理了擔心多年的“水害水患”,掃除了鬧心多年的“黑惡勢力”。全縣綜合實力增強了,城鄉變美了,政治生態優化了,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增強了, “十三五”規劃主要目標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今年,我們準備在全縣開展“弘揚治水精神 扛起門戶擔當”大討論,挖掘東至治水精神,進一步提振全縣黨員干部精氣神,加快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生態美的新階段現代化“三美東至”。
記者:近年來,無論是機制創新還是改革發展方面,東至縣都做了很多新的嘗試,且反響良好。請簡單介紹下有哪些創新亮點?未來,我們如何進一步實現創新發展?
李明月代表:眾所周知,群眾看病難、看病貴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如何破解這一難題?2019年下半年以來,東至縣通過成立總醫院,打破縣域內醫療衛生機構壁壘、破除行政層級分割,建立起資源統一管理、業務協同規范的公立醫院運營模式,重構、升級縣域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促進縣鄉村一體化管理,整體提高了縣域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和使用效能,讓群眾看病更加方便更加放心。
這一切都是我們推行國家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帶來的變化。近年來,我們在機制創新和改革發展方面大膽探索,新時代“楓橋經驗”東至版被中央信聯辦肯定,醫養結合得到省委認可,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試點率先形成成果, “生態道德教育進校園”成為全省品牌,安東集團轉型走在全省前列。
下一步,我們將圍繞創新驅動這一“先導地位”抓改革推進。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推進“科創+產業”深度融合。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成立“創新聯盟”,積極引進大院大所在我縣設立研發機構或分支機構。堅持“政產學研用金”六位一體,構建科研成果技術熟化、產業孵化、企業對接、成果落地全鏈條轉化機制。扎實推進符合中央和省委市委要求、體現東至特點的改革探索。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國家級試點,實施新一輪“林長制”改革,開展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試點,推動安東集團做大做優做強,縱深推進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
記者:我們注意到,去年下半年,東至縣又提出了“二次創業”的理念,并再次強調要堅持高質量綠色發展,如何實現“二次創業”?
李明月代表:為全面貫徹池州市委、市政府關于推進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我們提出了推動我縣省級經濟開發區“二次創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思路。我們將堅持以項目建設、招商引資為抓手,以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為主線,以完善配套設施、體制機制改革為重點,掀起開發區“二次創業”高潮。
我們將持續深化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東至經開區要承接好下放的權力事項,構建全方位服務鏈條。積極承接皖江城市帶和長三角產業轉移,全力推進東至經開區省級化學原料藥基地和精細化工特色產業集群(基地)建設,努力建成全省重要的新型化工基地。大渡口經開區重點承接布局綠色有機農產品加工、裝備制造、現代服務產業,積極融入合肥都市圈,努力建成產城融合發展的示范區。
為此,我們專門成立了以縣委、縣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為組長的開發區二次創業領導小組,設立優化區域布局、推進企業轉型升級、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創新體制機制等四個工作推進專班,分別由縣級領導牽頭推進,兩個省級開發區要實現規上工業產值增長20%左右,力爭在全省開發區考核中名次提高5個位次。
記者:最后,作為東至縣委書記,我們想請您和全省廣大讀者、網友說幾句,您最想說的是什么?
李明月代表:東至是安徽的西南門戶,素有“堯舜之鄉”之美譽,這里環境優美、人文厚重。感謝廣大網友對東至縣的關心支持,歡迎大家多到東至縣走一走、看一看,并對我們的工作給予監督建議。借此機會,提前祝福大家新春愉快,工作順利,闔家幸福。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葉曉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