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企業引得來更要留得住。靈璧縣兩手齊發力,一手加碼營商環境優化,一手縮減審批流程提質增效,搭建“暖心”平臺、助力“細心”措施、支持“貼心”政策、提供“誠心”服務,一“加”一“減”之間,為來靈璧創業的軸承企業匯聚持續發展的動力。
量身定制來這創業很舒心
“看!這里的設備都是從原廠址江蘇淮安運過來直接安裝的。”安徽甬靈達管業科技有限公司銷售負責人孫正強向記者介紹企業的發展情況。順著孫正強手指的方向,記者看到,廠房中,偌大的冷軋機、穿孔機、軸承鋼穿孔等設備恰好擺放在預留的位置,機器下方還能明顯看到混凝土二次澆筑的痕跡。
孫正強笑著對記者說:“這是靈璧縣為我們‘量身定制’的廠房,前期建設廠房時候根據我們的需求和設備尺寸進行針對性設計,機器運達就實現了安裝即可投產。”
安徽甬靈達管業科技有限公司位于靈璧縣軸承產業園三期,是一家鏈長級的企業。該公司以生產鋼管為主,屬于軸承產業的最上游企業,今年產值預計能達到4000萬以上。
“2020年5月25日,我們與軸承產業園簽約,那時這里還是一片民房,最初我們擔心,廠房能否按時交付使用。”孫正強掏出手機給記者看初來靈璧時廠房位置的照片。
然而,令大家吃驚的是,短短100天2.3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就按照“量身定制”的設計交付了,2020年10月5日,安徽甬靈達管業科技有限公司就開始安裝設備。
“入駐園區一年多了,這邊提供的一站式服務真的很暖心,在這里創業很舒心,來靈璧真是一個正確的選擇。靈璧縣務實高效的工作作風確實讓我們這些前來投資的企業很放心。”孫正強說。
幫辦幫扶提供一站式服務
“將廠區建設在這里從來沒后悔過,我非常看好這里軸承產業未來的發展。”返鄉創業的宿州海納百川軸承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洪濤說。
宿州海納百川軸承有限公司創建于2018年3月,是首家入駐靈璧縣軸承產業園的企業。入駐園區4年來,劉洪濤見證了靈璧軸承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軸承企業單打獨斗到近30家、涵蓋軸承全產業鏈組團發展的歷史性、跨越性轉變。
“第一次來靈璧,園區里只有兩座廠房,而且基礎設施還未成型,當時相關部門承諾一個月內能全部完工。果然,在約定的時間內廠房的水、電等基礎設施全部完成了建設。”劉洪濤說,當地政務服務溫度是自己決定返鄉創業的主要原因。
據靈璧縣委常委、副縣長陳虎介紹,靈璧縣在保障項目落地上堅持“五個一”工作法,對一個招商引資項目,落實一名包保領導、一個牽頭單位、一套服務專班,堅決一抓到底,靈璧縣四大班子領導分成13個工作組,強力推進項目落地、建成投產。同時,圍繞軸承企業發展所需的技術、資金、土地、廠房、用工、運輸等生產要素提供一站式服務。
記者了解到,靈璧縣還積極拓寬融資渠道,加強政銀企對接,創新擔保方式,設立軸承產業發展專項基金,每年投入5000萬元專項支持軸承企業融資貸款及擔保業務風險防控,激勵各金融機構加大信貸力度。該縣利用大數據“點對點”進行宣傳招聘,常態化開展“四送一服”,為軸承企業發展提供要素保障。
黃元明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張濤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