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71年前的11月27日,抗美援朝戰爭中的長津湖戰役打響,中國人民志愿軍在艱苦的條件下與美軍直接較量,取得最終勝利。71年后,曾親歷長津湖戰役的戰地攝影師張崇岫老人,將珍藏70余年的戰地攝影作品捐獻給了安徽省檔案館。“抗美援朝紀實”展覽也同時在安徽省檔案館新館揭幕。
戰地攝影師捐出珍藏作品
“這些照片在我身邊已經有70多年,現在交給國家保存,這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11月26日,已經92歲高齡的張崇岫老人親臨安徽省檔案館新館,將珍藏的80件攝影作品捐出,同時為“抗美援朝紀實”展覽揭幕。
張崇岫老人先后參加過人民解放戰爭中的淮海戰役、渡江戰役,抗美援朝戰爭中的長津湖戰役、第五次戰役、上甘嶺戰役。在抗美援朝出國作戰期間,張崇岫先生和一大批攝影工作者一樣,同志愿軍戰士一道,冒著槍林彈雨、頂著狂轟濫炸,用手中的相機,真實記錄了偉大抗美援朝戰爭的歷程,用光與影刻錄了這場戰爭偉大勝利的瞬間。
據介紹,張崇岫先生決定先期向安徽省檔案館捐贈抗美援朝戰地攝影作品80件。其中,以反映第二次戰役新興里戰役、長津湖戰役、小高嶺戰役等,第五次戰役江口洞戰斗、強渡昭陽江等戰役居多,既有志愿軍將士雪地行軍、爬冰臥雪的艱苦生涯,又有志愿軍戰士奮不顧身、沖鋒殺敵的激戰場面,既有中美軍隊之間的激烈對攻,又有中朝軍隊并肩作戰的場面,內涵豐富,震撼心靈。
為英雄建檔銘記歷史
“這張照片是用鎂粉燈打了光,為了拍下戰壕里的士兵。沒想到洗片子時,發現把遠處美軍帳篷被擊中燃燒的場景也拍到了。”
“這張我印象最深,長津湖戰役勝利后,中國人民志愿軍與朝鮮人民軍戰士在咸興港勝利會師。”
站在照片前,張崇岫老人激動地回憶起拍攝時的經歷。
在抗美援朝戰爭長津湖戰役爆發71周年之際,安徽省檔案館、安徽省文聯從張崇岫攝影作品中精選了45件,聯合舉辦“抗美援朝紀實——張崇岫戰地攝影作品展”,真實再現了長津湖戰役、第五次戰役、上甘嶺戰役等抗美援朝戰爭場景。
安徽省檔案館館長黃玉明介紹,舉辦這次活動,就是為英雄建檔案,以此銘記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作出貢獻的英雄們。下一步,還會將張崇岫先生其他攝影作品、文藝作品等檔案收藏進國家綜合檔案館。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抗美援朝紀實——張崇岫戰地攝影作品展”即日起在安徽省檔案館新館展出,新館位于濱湖新區安徽省行政中心檔案文史方志樓。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吳碧琦 攝影報道
編輯: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