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記者從11 月18 日下午舉行的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論壇上獲悉,安徽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大力發展十大新興產業,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新興產業聚集地的意見。當天,安徽省發展改革委主任張天培對十大新興產業政策進行了解讀。
論壇現場。
目標 到2025年十大新興產業營收翻一番以上
據介紹,在發展目標方面,到2025 年產業規模要邁上新臺階,全省十大新興產業營業收入翻一番以上,培育形成10 個以上千億級、若干萬億級的新興產業,在全國產業發展格局中的地位進一步提升。
集群發展要形成新優勢,培育新型顯示、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人工智能、智能家電等5個世界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建設30個左右在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重大新興產業基地。此外,創新能力要取得新突破。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3000家左右,國家級創新平臺超過260家,攻克一批制約新興產業發展的“卡脖子”的關鍵核心技術。
到2035 年,我省將全面建成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新興產業聚集地,全面建成現代化產業體系。
任務 建設6個以上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在重點任務方面,我省謀劃提出十大工程。其中,“三重一創”升級工程包括縱深推進省重大新興產業基地、重大新興產業工程、重大新興產業專項、建設創新型現代化產業體系工程,建設6個以上國家級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重大項目攻堅推進工程,具體來說是編制十大新興產業招商目錄,實施“雙招雙引”,引進一批投資規模大,帶動能力強的重大項目。在創新能力建設工程方面,組建省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和十大新興產業綜合性創新中心,建設100 個左右省級技術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
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提升工程,是致力于開展產業鏈斷鏈斷供替代專項行動和企業總部招引專項行動,培育100 個左右“群主”“鏈長”企業,1000 個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冠軍企業”。
記者了解到,我省還提出數字賦能產業推動工程,培育1000 個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創建10 個省級智能制造示范。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全國平均水平。
在兩業融合發展工程方面,實施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示范工程,建設100個左右省級以上兩業深度融合示范單位。在園區轉型升級工程方面,開展“畝均論英雄”綜合評價管理,培育建設20 個左右新興產業特色小鎮,形成一批創新引領、要素富集、空間節約、宜居宜業的產業生態綜合體。
此外,在金融要素支撐工程領域,持續設立省“三重一創”產業發展基金,搭建重大新興產業投資功能性平臺,實現上市公司數量翻一番,增發的上市公司達到100 家左右。在產業創新人才的引育工程方面,擴容升級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創新創業扶持計劃,扶持項目400 個以上。面向全球靶向招引一批高端產業人才和創新團隊,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頂尖科技人才隊伍。實施營商環境創優工程,全面實施《安徽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繼續推廣7×24小時不打烊“隨時辦”服務。
保障 十大新興產業發展納入領導干部綜合考核
據介紹,在措施保障方面,我省將通過強有力的組織保障、政策保障、機制保障,推動十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
設立由省領導擔任組長的新興產業聚集地建設執行小組,組建10個新興產業推進工作專班,常態化開展“雙招雙引”,協調推進產業發展等具體事項。同時,健全政策協同機制,定期開展產業支撐政策的績效評估,對實施效果不明顯的及時廢止。成立新興產業專家咨詢委員會,對產業發展的重點方向、重點任務、戰略規劃和政策制定提供咨詢意見。
此外,建立十大新興產業統計監測體系,按季度對新興產業發展情況和重大項目建設情況進行分析通報,開展產業鏈常態化風險監測評價。同時,開展考核激勵評價,將十大新興產業發展情況納入省委對省轄市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綜合考核。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陳牧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