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記者從安徽省公安廳獲悉,近年來,安徽省公安機關創新打法戰法,健全完善機制,保持進攻態勢,依法嚴打各類文物犯罪活動,全力保護國家文物安全。近三年來,全省累計破獲各類文物案件486起,追回文物8310余件,全省打擊文物犯罪績效考核均位居全國先進行列。
戰國至宋代時期古墓葬群盜掘案件破獲
2020年5月31日,安慶潛山市公安機關接群眾報警稱:潛山市烈士陵園圍墻外發現疑似盜掘古墓葬犯罪警情。經文物部門鑒定,被盜掘地點屬戰國至宋代時期古墓葬群。安慶、潛山兩級公安機關高度重視,迅速開展立案偵查。經過一段時間的初查,發現該案涉案團伙人員多、地域廣、文物數量大,于是抽調精干警力成立“5·31”專案組。專案組按照“適度經營、縝密偵查、適時破案、防止危害”的辦案原則,充分利用各種偵查資源和手段,深入展開專案偵查,逐步摸清盜掘犯罪團伙情況,分赴5省10地開展第一輪抓捕行動,先后抓獲犯罪嫌疑人29名,偵破盜掘、倒賣、掩飾隱瞞犯罪所得案件49起。
專案組乘勝追擊,開展專案攻堅,積極發動已到案嫌疑人舉報文物犯罪線索,深入開展人員審查、研判分析,拓展挖掘案件信息。又經過5個多月的偵控經營,縱向摸排犯罪團伙成員組織架構,橫向梳理團伙間經營交織網絡,查控涉案資金流向,查明文物倒賣渠道,逐步查清兩個犯罪團伙30余名犯罪嫌疑人的信息,以及輻射周邊多省份的文物倒賣銷贓鏈條。
2021年7月22日,在安徽省公安廳刑警總隊的指導下,專案組調集130余名警力開展第二輪集中收網行動,赴江蘇南京、常州,浙江湖州,陜西商洛和安徽宣城、潛山等地,將偵控中的29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全部抓獲歸案,收繳疑似文物400余件和一大批作案工具,初步核實盜掘、倒賣等文物犯罪案件50余起。
截至目前,該案共抓獲犯罪嫌疑人58名,破獲盜掘古墓葬、倒賣文物等案件90余起,追繳各類文物1341件(其中三級文物82件),另有400余件疑似文物待鑒定,為全國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再添重大戰果。
近三年追回8310余件文物
安徽省歷史文化資源豐富,文物品類齊全,特色鮮明。截至2020年9月底,全省有不可移動文物25005處,其中國保單位175處、省保單位915處、 市縣保單位3000多處。然而,犯罪分子受利益驅動,把罪惡的黑手伸向分布在安徽省的珍貴遺產,催生了盜竊、盜掘、倒賣、走私等一系列利益鏈條,形成集團化、智能化、暴力化的新趨勢,犯罪活動之猖獗、犯罪組織之嚴密,破壞性之強,令人觸目驚心、痛心疾首,使祖先留下的珍貴遺產遭罹不可彌補、難以估量的損失,給安徽省文物安全帶來嚴重威脅。
特別是2020年8月公安部、國家文物局聯合部署開展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工作以來,全省公安機關、文物部門通過共同制定方案、定期會商等方式,相互支持,密切協作,并肩戰斗,專項行動取得了顯著成效。近三年來,全省累計破獲各類文物案件486起,追回文物8310余件,全省打擊文物犯罪績效考核均位居全國先進行列。
安徽公安通過緊盯重大文物案件偵辦,特別是部督、省督大案,實行專案偵查,集中警力資源,攻堅克難,深挖細查,力求打擊效果最大化。公安部掛牌督辦的淮南“9·25”系列盜掘古墓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淮南武王墩古墓葬被盜掘案、安慶“5·31”系列盜掘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薛家崗遺址案3起案件取得重大戰果,累計抓獲犯罪嫌疑人128名,串并偵破盜掘、倒賣等案件150起;省公安廳直接指揮督辦的馬鞍山系列倒賣石刻文物案、亳州系列盜掘倒賣古錢幣案等抓獲犯罪嫌疑人34名,破獲盜竊、倒賣文物案件67起,戰果豐碩。
把涉案文物追繳作為重中之重
打擊文物犯罪,就是要追回文物、保護文物,因此在破案的同時,安徽省公安廳始終把涉案文物追繳工作作為文物案件偵辦的重中之重。
組織指揮各地對在偵文物案件開展全鏈條偵辦,循線追蹤,徹底查清被盜文物流向,全力追繳涉案文物。僅2020年至今,全省追繳各類文物5000余件,其中部督安慶“5·31”系列盜掘案就追繳文物1300余件。部署推動各地公安機關對已破文物案件和在偵重點案件開展“回頭看”,對未到案的倒賣文物犯罪嫌疑人、未核實的文物線索、已有線索但未能追繳的文物等全面進行核實梳理,逐條開展研判分析,多措并舉,追逃追贓并行,力爭取得突破。2020年11月,部督淮南武王墩古墓葬被盜掘案專案組通過線索深挖,成功追回二級文物2件,并根據對到案犯罪嫌疑人審訊深挖,查明并追繳犯罪嫌疑人多年前倒賣的文物100余件。
安徽省公安機關將進一步全面梳理線索,盯緊抓實重點,強化措施,打出重拳,確保現發文物案件發一破一,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文物積案、隱案,抓獲一批重點在逃人員,追回一批文物。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陳牧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