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推進建設人民城市、推進“雙招雙引”、實施“紫云英人才計劃”、暢聊早餐會和1%工作法……今年以來,蕪湖市創新思路,以一項項硬招實措,努力打造新思路的試驗地、新事物的生發地、新產品的首發地,爭當“創業安徽”排頭兵。蕪湖要求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立足工作實際,清單化、閉環式一項一項抓落實,以釘釘子精神一件一件抓跟蹤,確保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在蕪湖不折不扣落實到位。要進一步堅定信心,提振精氣神,全面抬高標桿,爭先進位,走在前列,奮力打造省域副中心、建設人民城市。
打造人才集聚“強磁場”
今年以來,蕪湖市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雙招雙引”工作部署,在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下,全市各級各部門聞令而動、聞戰則喜,迅速掀起一波又一波“雙招雙引”熱潮。
1~9 月份,蕪湖市新簽約億元以上招商項目513 個,其中5 億元以上項目159 個、10 億元以上項目81 個、20 億元以上項目30 個、50 億元以上項目10 個;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496個,其中5 億元以上項目82 個、10 億元以上項目37 個、20 億元以上項目18 個、50 億元以上項目3 個,項目簽約數和開工數同比增幅均超40%。招引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31 個,新引進各類高層次人才385 人,新吸納就業創業大學生4 萬人以上,擁有各類人才100 余萬人,兌付各類人才資金約2億元。
引進世界一流的拔尖人才和團隊最高可獲1億元項目支持,在蕪首次購買住房的A層次人才最高可獲120萬元一次性購房補貼,人才憑“人才綠卡”“人才服務卡”可享受免費體檢等各項服務……7月30日,蕪湖市在全省率先組建人才發展集團,推出“紫云英人才計劃”,以前所未有的大手筆,極具含金量的優待政策,打造人才集聚“強磁場”,激活高質量發展“第一資源”。
“暢聊早餐會”創新政企溝通新機制
今年3 月,蕪湖市創新政企溝通新機制,打造親清政商關系,每周組織開展一次“暢聊早餐會”,市委書記、市長與企業家和社會組織人士在輕松的氛圍中吃早餐、話發展,暢所欲言,用頂格傾聽、頂格協調、頂格推進的方式,幫助企業排憂紓困。
作為“四送一服”的重要補充,“暢聊早餐會”問政于企、問需于企。每場早餐會或聚焦智能裝備制造、機器人、通用航空、新型顯示等產業鏈,或圍繞上市公司、專精特新企業等行業領域,邀請3 至5 位企業家和社會人士參與,不準備發言材料,開放性暢聊。政企雙方共同探討產業發展趨勢、企業成長環境、城市進步空間等,傾聽企業家對營商環境的意見、建議和批評,現場為企業研究解決具體問題,介紹相關政策情況及下一步打算。
“暢聊早餐會”以其務實高效獲得廣泛好評,截至11 月3 日已連續舉辦了27 場,邀請了135 名企業家及社會組織人士參加,建檔涉企事項134 件,目前已辦結94 件,持續推進初見成效26件,正在辦理14件。
“1%工作法”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開局“十四五”,蕪湖加速推進“雙招雙引”,創造性提出“1%工作法”,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1%工作法”就是通過“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有機結合,深入分析影響企業利潤的制約因素,逐一拿出降本增效措施,最終實現重點企業、重點行業和全市企業平均利潤率在現有基礎上提高1%。
“政府服務成效、企業發展獲得感和營商環境優化,要靠數字說話。這1%,就是蕪湖打好經濟高質量發展攻堅戰的量化指標。”蕪湖市經信局局長瞿輝說。
“1%工作法”實施以來,蕪湖市建立企業招工補助政策,對企業招錄的穩定用工給予1000 元/人標準招工補助;啟動物流直通車,推動洋山-蕪湖“聯動接卸”和蕪湖口岸“船邊直提”模式改革,每個集裝箱壓縮運輸成本約30%;施行用水用氣“一站式”辦理和“互聯網+”管家式服務,推動1440 戶企業參與電力直接交易,1 至8 月節約成本1.61 億元;線上撮合中小微企業和金融機構,助力企業1 至7 天內快速融資,最高額度可達2000 萬元。繁昌區引入2 家第三方咨詢機構常駐服務窗口,基本實現企業開辦“零成本”;三山經開區組織協調暫緩蒸汽價格調整,兩個月就為區內14家企業節省能源成本142萬元……
今年前三季度,蕪湖市實現生產總值3186.96 億元,同比增長13.6%,高于全國、全省3.8和3.4個百分點,增速位居安徽第一。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孫芮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