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記者節,作為新安晚報深度新聞部的一員,我始終堅信,總有一些人和事值得記錄和書寫。及時介入國內熱點,一直是新安晚報的優勢和傳統。今年以來,令我難忘的是參與了上海金山廠房大火和蘇州酒店坍塌事故救援報道。從接到采訪任務,火速前往現場,到直擊現場的一幕幕,對話親歷者,發掘背后的新聞故事等,在媒體融合發展的背景下,記者的采寫思路和方式在轉變,但使命和職責沒有變。每一個重大突發新聞現場,我都會把它當成是一場“硬仗”來對待。
2020年8月,記者魏鑫鑫探訪廬江石大圩堵口復堤現場。
在路邊即采即發稿
今年4 月22 日下午1 時30 分,位于上海市金山區林盛路的勝瑞電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下稱勝瑞公司)發生火災。大火持續10 多個小時,牽動無數人的心。上海市金山區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在4 月23 日凌晨1 點24 分發出情況通報,事故發生后,消防等救援力量赴現場全力處置,現火勢已被控制。經初步排查,有8 人失聯,其中6 人為企業相關人員,2 人為消防救援人員,搜救工作正在緊張進行。
對于這起重大事件,我一直保持關注,新聞通報發出后當天一早,我接到了去現場采訪的任務。當時我正在辦公室,沒有絲毫的猶豫和耽擱,和同事許佳聯系后,我們立刻前往合肥南站。從合肥南站到上海虹橋火車站需要2 個多小時,而起火的廠房離上海虹橋火車站還有40 多公里。在前往現場的路上,我們一直在為采訪做相關準備,包括關注當地官方通報、消防微博及國內其他媒體的信息,還有就是通過多個渠道了解是否可以聯系上廠區的員工或目擊者。
這樣的突發現場,采訪突破異常艱難。4 月23 日,在我和同事許佳趕到上海市金山區林盛路時,通往勝瑞公司起火廠房的通道已經被封閉,周邊拉起警戒線,不時有消防和公安車輛出入,附近還有應急通信車輛。我們努力找尋當天事發時的目擊者和親歷者。
在勝瑞公司起火廠房的一處側門,我找到了多名想回廠里拿手機和電動車的員工,其中多人在事發時,就在起火廠房大樓內。他們向我介紹了廠房內的環境,以及失火前幾天這里還組織消防演習的事情。通過其他渠道,我進一步了解到勝瑞公司的信息。根據上海市金山區消防救援支隊官方微信公眾號“金山消防”公布的信息,勝瑞公司曾被消防部門責令整改過。與此同時,許佳也找到了附近企業員工和目擊者,之后我們在路邊用手機快速整合采訪內容并發出相關報道。
新聞現場就是戰場
至今我還記得一句話:新聞現場對記者來說就是戰場。面對一個個重大突發新聞現場,就是要當硬仗來打。
今年7 月12 日下午3 時33 分許,蘇州市吳江區松陵街道油車路188 號四季開源酒店輔房發生坍榻,救援工作持續進行,引發社會關注。事件發生后,我第一時間和同事余康生趕到合肥南站,開始商量分工,同時對現有救援情況以及坍塌酒店的相關資料等進行梳理。
在直擊蘇州市吳江區四季開源酒店坍塌事故救援采訪中,同事余康生準備通過航拍鏡頭,在空中俯瞰整個救援現場。7 月13 日我們到達現場后,余康生去尋找合適的航拍點,因為事發酒店地處鬧市區,周邊交通北路、油車路等部分路段實行交通管制。為了能靠近現場,也為了方便找到去過酒店的居民,我來到酒店另一側的水關橋。這里聚集著很多圍觀的市民,現場悶熱異常,但救援一刻沒有停歇。我和余康生一直堅守在現場,滾動報道救援進展。通過持續的走訪,我們終于找到附近被安置的居民。
在媒體融合發展中,不僅要求記者提高采寫效率,報道方式也在發生改變。我所參與的上海金山廠房大火和蘇州酒店坍塌事故救援報道,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用滾動直播的方式,快速播報前方記者發回的文字和圖片,讓讀者更直觀更及時地了解救援進展和現場情況。
蹲守探尋背后故事
當然,每一次采訪的背后,都有很多艱難曲折。在蘇州酒店坍塌事故現場,附近多處路段臨時管制,冒著高溫,我不得不步行折返于酒店附近區域,現場采訪持續數個小時。之后我又去了附近一家醫院采訪,在醫院苦等數個小時,卻未能找到遇難者親屬。
依然記得在上海金山廠房大火的采訪中,當得知火災遇難者中可能有安徽老鄉時,我們迅速趕往金山區殯儀館。在現場蹲守中,我們找到了遇難者余向紅的親屬。經過核實了解,我們得知火災遇難者中確實有三名安徽老鄉,且三人是親戚關系。后來我們來到余向紅親屬所住的賓館,見到了余向紅的父母等人。我們從親屬處了解到,安徽老鄉余向紅回火場救人的動容細節,并快速播發報道,引起社會較強反響。
新聞時時發生,記者永不止步。這些年,在國內一些重大新聞事件報道中,都有新安晚報記者的身影。新安晚報及時介入這些熱點事件,報道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而在我所參與的這些報道中,明顯感受到自己在采訪中得到磨練,從這一場場的硬仗中積累采訪經驗。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