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據天長法院消息,近日,天長法院公開宣判一起詐騙罪、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案件,依法以詐騙罪判處二被告人周某、徐某有期徒刑二年到有期徒刑一年,宣告緩刑三年到二年不等刑罰,并處五萬元到二萬元不等罰金,以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判處四被告人文某、張某俊、汪某、張某有期徒刑一年到有期徒刑六個月、宣告緩刑一年不等刑罰,并處三萬元至一萬元不等罰金;被告人周某退賠涉案款項118830.75元,被告人汪某退出涉案贓款77000元,依法予以追繳,由扣押機關發還相關被害人;被告人文某、張某俊、張某分別退出的違法所得5800元、5500元、2000元,依法予以沒收,由扣押機關上繳國庫;責令被告人徐某退賠詐騙款項27695元,發還相關被害人。
法院審理查明: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間,被告人周某、徐某經人介紹到安徽省六安市參與朱某(另案處理)等人詐騙團伙。二人明知該團伙從事電信網絡詐騙,仍充當業務員,即通過朱某提供的他人手機里的微信號向客戶推薦假借國家名義虛構的“西北新能源充電樁”(又稱“西北新基建充電樁”)投資項目,以每日2.2%的返利誘騙客戶投資購買原始股。期間,二人利用上述手機里的微信號,分別向客戶推薦上述虛假項目,致使被害人受騙。案發后,經提取報單數據,經安徽某會計師事務所審核,周某通過推薦上述項目,致41名被害人受騙,涉案金額169003元,其中返利金額50172.25元,實際騙得118830.75元;徐某通過推薦上述項目,致17人被害人受騙,涉案金額30500元,其中返利金額2805元,實際騙得27695元。
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間,被告人文某明知朱某等人收買銀行卡賬戶用于信息網絡犯罪活動資金支付結算的情況下,為謀取非法利益,仍收購銀行卡及配套的U盾、網銀、手機卡等6套銀行卡賬戶,并轉賣給朱某。被告人張某俊、汪某、張某明知被告人文某收購銀行卡用于他人信息網絡犯罪活動資金支付結算的情況下,仍向其出售本人或他人銀行卡,從中獲利。后上述銀行卡被文某轉賣給朱某,并被朱某等人用于收取“西北新能源充電樁”“西南醫療扶貧”詐騙項目中的被害人被騙資金的匯入。
2021年4月29日,被告人周某主動投案,并退賠169003元;同年4月14日,被告人徐某被抓獲;同年5月8日,被告人文某、張某、汪某、張某均經電話通知主動到案,并分別退出違法所得5800元、5500元、77000元、2000元。
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周某、徐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明知他人實施電信網絡詐騙仍參與實施詐騙,其行為均已構成詐騙罪。被告人文某、張某、汪某、張某俊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而提供銀行賬戶支付結算幫助,情節嚴重,其行為均已構成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綜合考慮六被告人的犯罪事實、情節、危害后果及悔罪表現,遂作出上述判決。
編輯: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