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據蚌埠警方微信公眾號消息 禹會公安分局近日破獲一起冒充拍賣行收費詐騙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2名,收繳贓款4萬余元。
隨著古玩收藏市場的火熱,以拍賣為幌子進行的詐騙案件也日益增多。年逾七旬的朱先生是一名古玩愛好者,曾經在網上賣過古玩。今年8月初,他接到一通自稱“上海某拍賣行”的電話,聲稱可以幫助其拍賣藏品,屆時不僅能讓古玩價格翻好幾倍,而且許諾長期合作拓展更大市場。聽聞對方介紹,朱先生喜出望外,當即表示同意合作,并主動向對方介紹了手中的幾件玉器。
見朱先生已經上鉤,拍賣行隨即話鋒一轉,表示參與競拍要先繳納報名費、鑒定費和稅費等費用。“案件的離奇就出在這里,朱先生既沒有把實物送去鑒定,也沒有發一張藏品相片,單憑電話里的口頭描述,對方就完成了鑒定程序。”禹會公安分局刑偵二隊隊長葛巖說,經過“鑒定”后,拍賣行給朱先生的6件玉器分別估值4萬-6萬元不等,并據此收取各項費用共計4500元。然而,當朱先生完成轉賬,拍賣行卻再也聯系不上。
接到報警后,禹會公安分局刑偵二隊立即展開偵查,很快通過技術手段確定“拍賣行”的電話實際來自河北省定州市。確定嫌疑人藏身地點后,警方立即前往定州實施抓捕,結果發現這是一個以古玩拍賣為幌子的4人詐騙團伙,當即抓獲犯罪嫌疑人2名,收繳贓款4萬余元,以及各種虛假偽造鑒定書等。
據犯罪嫌疑人交代,從去年11月起,該團伙通過先對外兜售仿制品,再冒充拍賣行收各種費的手段,重點針對老年愛好者實施詐騙,先后作案100余起,累計詐騙金額達到20多萬元。目前,朱先生被詐騙的4500元已經追回,2名犯罪嫌疑人被警方刑事拘留,另2名團伙成員正在追逃,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警方提醒,古玩收藏交易是高風險行業,要求收藏者具備一定的相關知識,廣大愛好者涉足該領域時,一定要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進行,以免上當受騙。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