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記者從近日召開的2021年池州市環保重點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自今年6月安徽省明確在池州、銅陵、亳州、淮北4市全域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專項監督長制度以來,池州市快速行動,目前各級環境專項監督長已陸續到位,市縣鄉村共落實環境監督長1038名,市、縣(區)分別組建了環境監督長制工作機構。
據介紹,目前池州市相應的監督體系已基本建立。市級共設立2名總長、2名副總長、6名專項領域監督長、16名專項行業監督長,市縣鄉村共落實環境監督長1038名;各村(社區)環境監督員陸續到位,全市共落實專職環境監督員843名、義務環境監督員978名。鄉鎮(街道、園區)均明確了承擔生態環境保護職責的工作機構,共增加編制58名,人員已全部到位。
在制度建設逐步完善的基礎上,池州市環委辦印發通知,要求開展常態化生態環境監督,努力做到生態環境問題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上報、第一時間處置,各級鄉鎮巡查隊伍、村(社區)監督員全面開展排查,截止目前,該市共排查問題2340個,其中輕微問題2288個,一般問題52個;已完成整改2264個,未完成整改的問題24個。
該市還選擇貴池區涓橋鎮作為示范點,積極打造示范標桿。通過市區鎮村四級共同努力、攻堅會商,圍繞“有場所、有牌板、有專人、有設備、有資金、有制度、有資料、有記錄”等“八有”建設標準,做到“有型可塑”;圍繞制度建設,制定形成7項環境監督長制配套制度,做到“有經可取”,涓橋鎮及三友村示范點建設初顯雛形。同時,該市共選定24個鄉鎮作為示范點加快推進建設,為全域實行環境監督長制提供經驗。
當天的發布會還通報了還重點通報了池州市大氣污染和水污染防治工作情況。據介紹,今年以來,池州市持續改善環境空氣質量、扎實開展水污染防治工作,截止到8月9日,全市PM2.5平均濃度為30.0微克/立方米,空氣優良天數比例為85.5%,臭氧濃度為148.0微克/立方米;今年1至6月該市地表水水質指數為3.0210,居全省第一,1至7月,11個國控考核斷面水質優良率達100%。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朱春友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