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7月12日,頭伏第二天,驕陽似火。為了保障夏季電煤運輸,蚌埠工務段工人們冒著酷暑,利用中午鐵路天窗時間檢修道岔,確保列車運行安全。
當日中午11:20分,在安徽北部淮北市烈山區宋町鎮的符夾線閘河站作業通道門前,蚌埠工務段青龍山線路車間青龍山維修工區工長田埂正布置工作。“我們將要對閘河站23號道岔進行工電聯合整治。”工長田埂告訴記者,符夾鐵路南起安徽宿州市符離集鎮符離集站終至江蘇徐州市夾河寨站,是隴海、京滬、京九三大路網干線間的聯絡線,全長近84公里。目前,適值用電高峰期,符夾線電煤運輸十分繁忙,每天通過的運煤列車近30輛,對線路質量帶來不小的考驗。
11:40分,準許作業的調度命令準時下達。作業前各項準備工作妥當后,田埂麻利地打開作業通道門鎖,鎖已被太陽曬得有點燙手。正午的太陽近乎直射,隱隱可見熱浪不斷地從線路上往上涌竄。“看!軌溫計測的鋼軌溫度接近50攝氏度!”田埂展示軌溫計說。
“下撬,好,放正起道機,起!”田埂雙膝跪伏在發燙的鋼軌表面,一只手撐在軌枕上,用眼睛標視著鋼軌外側下顎,黝黑的臉頰快要貼到石砟了,汗珠順著他的鼻尖、下巴滴到石砟上,瞬間就不見了。伴隨著“噠噠”內燃搗固機馬達聲,四名年輕的職工,操縱著搗固機開始了作業。“搗固機有近五十斤,有點沉,操作時,我們需要借助下腿部的力量。”工作人員徐小龍告訴記者,“搗固機工作時間久了,會產生熱量,為避免燙傷皮膚,我們都圍著圍裙呢!” 記者才發現,每名操縱搗固機職工的腰間都圍著一條灰色帆布圍裙,和搗固機接觸的部位已經被汗水浸濕透了。黃色竹制斗笠下,豆大的汗珠從職工們的黝黑臉頰上滾下,順著脖子鉆進衣領,和后背、前胸冒出的汗水匯集,工作服再次完全濕透。
“前兩天下雨,今天爆晴,空氣濕度很大,人走在線路上,猶如蒸桑拿一樣!”田埂介紹說,“為防止大伙中暑,我們攜帶了足夠的防暑藥品和兩升茶水,工區還準備好綠豆湯,供大伙下班時飲用。另外,前期我們還進行了防暑應急演練,如出現中暑征兆,會立即采取措施。”
“作業質量良好!”待職工們對作業質量進行檢查后,大伙安全撤離了線路。“符夾線是淮北煤炭外運重要通道,伏天更是用電高峰,我們把線路養護的妥妥的,讓煤車跑起來更快更穩。多運煤,多發電,能讓更多人清涼度夏,值得!”
何兵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攝影報道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