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第一区,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在线中文字幕视频观看,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安徽決定這么干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據安徽省人民政府網消息,近日,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施意見發布。實施意見明確了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具體路徑。

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供給

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堅決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十四五”時期要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提高單產水平,完成國家下達的糧食生產目標任務。加強5200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和1900萬畝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建設。穩定種糧農民補貼,讓種糧有合理收益。執行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

深入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推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支持發展優質專用糧食,推進“按圖索糧”。鼓勵發展青貯玉米等優質飼草飼料,大力發展設施蔬菜,穩定大豆生產,多措并舉發展油菜、花生、油茶等油料生產。按照國家部署,穩步推進稻谷、小麥、玉米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適當降低產糧大縣三大糧食作物農業保險保費縣級補貼比例。

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推行“規模養殖、集中屠宰、冷鏈運輸、冰鮮上市”模式,構建現代畜禽養殖、動物防疫、加工流通和循環發展體系。保護生豬基礎產能,狠抓生豬穩產保供。穩定家禽產業。積極發展牛羊產業,繼續實施奶業振興行動。

推進水產綠色健康養殖,規范發展稻蝦、稻鱉、稻魚等綜合種養。促進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發展。優化農產品貿易布局,支持企業融入全球農產品供應鏈。開展糧食節約行動。

打造種業強省 

加強農業種質資源保護開發利用,實施種質資源收集保護行動,建設一批省級農作物、畜禽和農業微生物種質資源庫。對育種基礎性研究以及重點育種項目給予長期穩定支持。加快實施農業生物育種重大科技項目。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

實施新一輪畜禽遺傳改良計劃和現代種業提升工程,支持科研院所與企業開展小麥、水稻、玉米等農作物以及生豬、家禽等畜禽良種聯合攻關,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良農作物、畜禽新品種(系)。加強育種領域知識產權保護,鼓勵原始創新。

加快建設高標準南繁科研育種基地,擴大規模、完善配套服務功能。支持種業龍頭企業建立健全商業化育種體系,加強良種繁育體系與專用品牌糧食生產之間的銜接,促進育繁推一體化、種糧一體化發展。支持有條件的種業企業上市。

堅決守住耕地紅線

采取“長牙齒”的措施,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嚴格執行“六個嚴禁”,深入推進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專項整治行動,對違法違規亂占耕地建房“零容忍”,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

明確耕地利用優先序,永久基本農田重點用于糧食特別是口糧生產,一般耕地主要用于糧食和棉、油、蔬菜等農產品及飼草飼料生產。明確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不同的管制目標和管制強度,嚴格控制耕地轉為林地、園地等其他類型農用地,強化土地流轉用途監管,確保耕地數量不減少、質量有提高。

實施“皖糧”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工程,加大建設投入,提高建設標準和質量,健全管護機制,將農田水利“最后一公里”納入高標準農田建設統籌推進,2021年建設500萬畝高標準農田。在高標準農田建設中增加的耕地作為占補平衡補充耕地指標在省內調劑,所得收益用于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強和改進建設占用耕地占補平衡管理,嚴格新增耕地核實認定和監管,加強補充耕地核查和入庫管理。

健全耕地數量和質量監測監管機制,加強耕地保護執法監督,開展“十三五”時期設區市及省直管縣(市)政府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

強化現代農業科技創新和裝備支撐

實施淠史杭等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現代化改造。到2025年全部完成現有病險水庫除險加固。

支持農業科技領域基礎研究,在農產品與現代食品加工、農業生態環保、智慧農業等重點領域組織實施一批科技項目。組織實施鄉村振興科技專項。引導和支持高校院所為鄉村振興提供智力服務。加強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

加強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啟動實施科技特派員創新創業五年行動計劃,到2025年科技特派員總數力爭達到8000名。

支持重點農機裝備制造企業提高自主研制能力,支持高端智能、丘陵山區農機裝備研發制造,加大購置補貼力度,開展農機作業補貼。

加快推廣綠色高效新機具新技術,爭創一批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和平安農機示范縣。強化動物防疫和農作物病蟲害防治體系建設。

實施鄉村產業振興計劃

提升農產品加工業“五個一批”工程,立足縣域布局特色農產品產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加工,持續推進“一村一品”示范村鎮、農業產業強鎮、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做大做強徽茶、酥梨、中藥材等優勢特色產業集群。2021年新增產值超10億元龍頭企業10家,產值超50億元農產品加工園區3個。

推進公益性農產品市場和農產品流通骨干網絡建設。加強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園區)建設,開發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線路,完善配套設施,到2025年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年接待3億人次。

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和科技示范園區建設。以縣(市、區)為單位,爭創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梯次推進農業現代化。

爭創國家現代林業產業示范區。組織開展“萬企興萬村”行動。做好反映全產業鏈價值的農業及相關產業統計核算工作。

高起點建設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

深入實施“158”行動計劃,推進“一縣一業(特)”全產業鏈創建,2021年建設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示范基地100個,到2025年每個縣(市、區)至少培育1個全產業鏈發展的優勢主導產業,全省建立示范基地500個,面向滬蘇浙地區的農副產品和農產品加工品年銷售額達到8000億元。

培育“皖”字號知名品牌,2021年新增“三品一標”農產品1000個。深入論證謀劃“一地六縣”長三角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產業集中合作區現代農業建設。辦好中國安徽名優農產品暨農業產業化交易會、安徽國際茶產業博覽會。

推進鄉村綠色發展

落實耕地輪作制度試點。持續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試行化肥施用定額制,加強農藥銷售管理,大力推廣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產品和技術。

加強秸稈和畜禽糞污資源化綜合利用,2021年秸稈和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分別達91%、81%以上,辦好安徽秸稈暨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產業博覽會。

全面實施農膜、農藥包裝物回收行動,研發推廣全生物可降解農膜。加強農村塑料污染治理。

打造一批國家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示范縣。加強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監管,試行食用農產品達標合格證制度,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健全長江水生生物管護體系,加強以長江干流安徽段及8個重要支流和44個水生生物保護區為重點的漁政執法能力建設,做好退捕漁民安置保障工作,確保十年禁漁令全面有效落實。發展節水農業和行蓄洪區適應性農業。

推進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和土壤污染防治、皖北地區地下水保護與超采治理。實施水系連通及農村水系綜合整治,強化河湖長制。

探索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升級建設新安江—千島湖生態補償試驗區,完善沱湖、滁河流域生態補償機制。鞏固退耕還林成果。開展國土綠化提升行動,完成造林140萬畝。全面建設全國林長制改革示范區。

推進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建設

啟動實施家庭農場培育高質量發展整縣試點,2021年家庭農場達到15萬個以上。大力提升農民合作社發展質量,實現穩步增長。發展壯大農業專業化社會化服務組織,將先進適用的品種、投入品、技術、裝備導入小農戶。

支持市場主體建設區域性農業全產業鏈綜合服務中心。大力培育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完善緊密的聯結機制。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實施供銷合作社培育壯大工程,開展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試點。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民生工程。

組織農民參加技能評價、學歷教育,設立專門面向農民的技能大賽。推廣金寨縣“培養能人、培育產業”試點經驗,2021年培育農村產業發展帶頭人1萬名。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編輯   許大鵬

—— 本文由大皖新聞原創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顺市| 当雄县| 临安市| 治多县| 台江县| 积石山| 泰顺县| 麻栗坡县| 上犹县| 泰宁县| 漯河市| 南江县| 内江市| 灵山县| 清远市| 毕节市| 龙泉市| 蓝田县| 固安县| 岚皋县| 科技| 石家庄市| 九寨沟县| 滨州市| 彭山县| 望都县| 万荣县| 嵊州市| 泰来县| 阿瓦提县| 平潭县| 农安县| 兴化市| 城步| 漾濞| 汝州市| 靖边县| 绥芬河市| 平陆县| 建宁县| 田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