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由中宣部電影局主抓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重點獻禮影片《革命者》7月1日起登陸全國各大院線。
在不同變奏的《國際歌》旋律營造出的或悲壯、或振奮的情緒中,在充滿革命浪漫主義的詩意鏡頭下,李大釗站在生與死的十字路口,發出振聾發聵的聲音。
伴隨著《國際歌》的旋律,38歲的李大釗摘下了眼鏡、被剃掉了頭發,站在絞刑臺上迎接自己生命的最后時刻。此刻,是1927年4月28日,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土地已經生根發芽,距李大釗1912年從日本早稻田大學回到中國,踏上探索救國救民的革命之路,已有15年之久。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李大釗報以必死的決心:“如果我死了,能夠喚醒那些麻木的人,我可以去死,我應該去死。
6月26日,電影《革命者》走進北京大學,為近千名北大學子帶來了影片的校園首映;6月27日,電影《革命者》在北京開啟了22個影廳的千人觀影禮,映后口碑爆漲,線上線下好評不斷,被贊“革命浪漫主義史詩之作”。29日晚《革命者》走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電影進入尾聲時,全場一千多名觀眾仍然沉浸在影片營造的氛圍中,被片中李大釗堅定的革命信念深深打動。中國科技大學物理學院博士生董靖宇說:“通過觀影活動,廣大大學生黨員可以更加直觀清晰地學習黨史。同時,作為科技工作者,我們應當努力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增強為人民服務的本領,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蔣楠楠
編輯:唐恒鋼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