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學生時代,他是學生愛國運動的領袖;留學期間,他領導了留日學生的愛國斗爭;回國之后,他又相繼領導工人運動、農民運動,開展武裝斗爭。他成立了霍山縣第一個黨組織中共舒家廟支部,領導了六霍起義,創建了中國工農紅軍第11軍第33師,開辟了皖西革命根據地。他就是霍山縣首任縣委書記,皖西革命根據地主要創始人 — — 舒傳賢。
表現突出,成為安徽學生領袖
舒傳賢出生于霍山縣一個農民家庭。1919年,他考入安徽省第一甲種工業學校。五四運動消息傳來,安慶各校師生積極聲援學生運動。當時,舒傳賢被推舉為甲工學校代表,參與領導學生運動。舒傳賢積極奔走于各校之間,組織學生運動,表現突出,成為學生運動的領袖。
1921年春,舒傳賢等人在安慶組織傳播馬克思主義、宣傳革命理論,還參與領導了“六·二”學潮。舒傳賢被推選為安徽省學聯會長,省學聯自此成為負責指導全省各地學運工作的領導機構。后來,舒傳賢意識到只有把中國青年中先進骨干分子組織起來,才能更好地進行斗爭。
1921年10月,舒傳賢在上海臨時青年中央的幫助下, “在安慶開始組織共產主義青年團,并負責團的責任”。青年團實際上成為安徽青年和學生運動的領導核心,成為考察和培養黨員的預備學校,為中國共產黨在安徽建立組織奠定了基礎。
憂國懷鄉,領導安徽工人運動
1922年秋,舒傳賢到日本求學,研讀馬克思主義著作,政治理論水平得以進一步提高。他在東京加入“日本青年團組織”,團結廣大進步留日學生,積極從事學生運動。
1926 年 3 月,日本軍艦炮轟大沽口事件爆發,中國留學生十分憤慨,進步學生一致主張輟學回國,參加討張反日斗爭。舒傳賢率代表團由日本回到北京,參加了“三·一八”案件不幸被捕,后被北京黨組織營救出獄,并批準他轉為中國共產黨員“在北京擔任支部書記”。從此,舒傳賢走上職業革命家的道路。
1927年3月,舒傳賢回到安徽,積極從事支援北伐工作。當月,蔣介石集團在安慶制造了“三·二三”反革命事件,舒傳賢與之進行了堅決的斗爭。7月,舒傳賢任安徽省臨時省委工委書記,領導省工人運動。
發動群眾,創建皖西革命根據地
1927年冬,舒傳賢回到家鄉后,深入農村發動群眾,組織農民協會和農民武裝創建黨的組織。經過他兩年艱苦細致的工作,到1929年春,當地的革命形勢發生了由低潮到高潮的轉變。1929年春,諸佛庵民團起義爆發,標志著霍山武裝斗爭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向皖西國民黨反動派打響了第一槍。1929年11月8日,獨山起義爆發。之后,舒傳賢又和霍山縣委書記喻石泉等人布置發動西鎮暴動,大獲全勝。隨后,桃源河暴動等一系列的武裝暴動發動,在皖西形成了燎原之勢。
六霍起義引起了國民黨反動派瘋狂打擊。1930年1月20日,舒傳賢將中國工農紅軍第11軍第33師合編成功,緊接著又創建了2000多人的六霍獨立第一師,配合紅軍作戰。隨后,組織發動了一大批武裝暴動,創建了皖西革命根據地。
皖西革命根據地形成后,舒傳賢主張把武裝斗爭、蘇區建設和土地革命緊密結合起來。后來,張國燾在鄂豫皖蘇區掀起“大肅反”狂潮,舒傳賢毫不畏懼、勇敢斗爭。1931年冬,舒傳賢被秘密迫害于皖西山區,年僅32歲。
金從華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朱慶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