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群山環抱,江南深處,古城安徽旌德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緊緊圍繞旌德黨史,活用紅色資源辦實事,創新黨史學習教育“六個一”開新局,激蕩出蓬勃的紅色力量。
老黨員、青年人齊坐一堂,6月24日中午,在旌德縣紅色記憶展示廳,一場主題為《從百年黨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的微黨課正在進行。課后,有市民捧著珍貴的歷史相冊,追憶先烈偉績,傳承紅色文化。
紅色資源是輝煌黨史的直觀體現,是學習黨史的優秀教材,為創新展示紅色資源、闡釋偉大功績、傳承紅色基因,旌德縣在全市率先建成“用檔案講述黨史”的紅色記憶展示廳。展示廳位于該縣檔案館三樓,文化長廊的陳列布展以“紅色”為靈魂,以“時間”為節點:二樓至三樓展現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程(中共一大至十九大),共19幅圖片,沿樓梯步步升高;文化長廊左側共展出旌德置縣1250多年以來歷史文化圖片237幅,右側展出1919-1949年皖南革命歷史資料圖片204幅。紅色展廳內呈現2009--2020年黨史學習教育成果書籍內刊81冊、館藏照片檔案179幅、文書檔案97卷;壁掛投影播映《英雄的告白》、《山城曙光》、《不滅的信仰》等旌德黨史獲獎紀錄片。
“充分發掘和用好用活旌德紅色資源,發揮其政治價值,教育價值,社會價值,經濟價值,意義重大,”旌德縣委黨史地方志室負責人介紹,展示廳對紅色文物加強科學管護,讓國家一級文物馬克思銀像接受全國各地觀瞻,讓珍藏的文獻檔案活了起來。
自開放以來,展示廳精品陳列展覽線上線下結合、參觀互動統一,已成為紅色宣講的傳習所。線上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微宣講10余次,點擊率逾萬次;線下接待參觀學習,開展黨性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20余場次,250余人次,越來越多的黨員干部群眾和青少年走進展示廳,從輝煌黨史中汲取開拓奮進的智慧和力量。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趙琳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