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如今,淮北市淮海戰役雙堆集烈士陵園內莊嚴肅穆,伴隨著一件件館藏和陳設,人們仿佛穿越回到硝煙彌漫的戰場,瞻仰英雄們用生命矗立起的不朽豐碑。根據《淮北史志》的記載,雙堆集地區殲滅戰是整個淮海戰役的第二階段,前后23天。解放軍中原、華東兩大野戰軍并肩作戰,在濉溪縣雙堆集(時屬宿懷縣)地區殲滅了國民黨軍精銳黃維兵團。
阻擊
黃百韜兵團在碾莊圩地區被圍后,徐州集團吃緊。蔣介石嚴令駐扎在河南南部的黃維兵團急速東進,準備北上參戰。黃維率領的第十二兵團共12萬余人,大部分是美械裝備,為國民黨主力兵團之一。
1948年11月6日至8日,黃維兵團分兩路從河南確山和駐馬店向阜陽、宿縣方向前進。根據中央軍委指示,中野主力于11月11日夜間向宿縣地區開進。13日晚,中野第三縱隊在第九縱隊一部配合下包圍宿城,16日晨,攻克宿城,斬斷了徐蚌之敵北援南逃的通道,使國民黨軍徐州集團陷入完全孤立的被動局面,為淮海戰役第一階段的順利進行提供了有力保障,為第二階段圍殲黃維兵團準備了戰場。
根據中央軍委指示精神,中野攻占宿城后,主力立即南下,阻擊黃維兵團的增援。至22日,黃維兵團被阻止在澮河以南趙集地區。與此同時,奉命北上接應黃維的李延年、劉汝明兩兵團在任橋、固鎮地區也遭到中野九縱和豫皖蘇獨立旅的頑強阻擊,行動不得。蔣介石的“北上解圍、拱衛徐州”的迷夢破產。
合圍
淮海戰役總前委決定以中野全部7個縱隊及華野第七縱隊和特種兵縱隊炮兵一部殲滅黃維兵團。圍殲黃維兵團的作戰,從1948年11月23日起至12月15日止,歷時23晝夜,分三個階段。11月23日至24日為第一階段——阻擊合圍階段。24日黃昏,中野各部全線出擊,至25日晨,將黃維兵團合圍于雙堆集地區。
11月25日至12月2日為第二階段——準備攻擊階段。根據總前委的部署,中野所部從四個方面逐步壓縮敵人。27日,黃維挑選4個主力師向蚌埠固鎮方向突圍,其中第八十五軍一一○師在師長廖運周(中共黨員)的率領下舉行了戰場起義,打亂了突圍計劃。至12月2日,黃維兵團被壓縮在以雙堆集為中心的縱橫5公里的狹窄地區內。這期間,華野組成兩大阻擊兵團,勇猛奮戰,粉碎了敵人的援救企圖。
總攻
12月3日至15日夜為第三階段——陣地殲滅戰階段。總前委決定調集戰役預備隊,即華野七縱、十三縱和特種兵縱隊炮兵一部,加入總攻力量。12月5日,劉伯承、陳毅、鄧小平下達《對黃維兵團總攻擊命令》。總攻部隊分為東集團、西集團、南集團,攻擊的重點置于東集團。
12月6日16時30分,總攻開始。12月12日,劉伯承、陳毅發布《促黃維立即投降書》。敵人拒絕投降。總前委為迅速殲滅黃維兵團,決定調整部署,以南集團為主力。至12月15日午夜,全殲黃維兵團,生俘敵兵團司令黃維、副司令吳紹周等,共殲滅敵人1個兵團部、個軍、12個師、個快速縱隊,計12萬余人。歷時23天的雙堆集地區殲滅戰以完全的勝利載入史冊。
記者了解到,這是人民解放軍以傷亡3萬余人的代價贏得的輝煌戰果。黃維兵團被殲,使被圍的杜聿明集團陷入絕境,為第三階段全殲該敵、奪取淮海戰役全面勝利創造了條件。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陳牧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