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搞了大半年了,還沒搞好。”6月8日上午,在宣城市區開元小區5幢樓下,正幫鄰居摘菜的黃奶奶和記者說起了小區加裝共享電梯的煩惱。
去年底,宣城市在全省首推免費安裝、有償使用的“共享電梯”,計劃今年春節前部分電梯投入使用,然而至今還沒有一部電梯啟用。那么,被老舊小區居民寄予厚望的共享電梯到底“卡”在了哪里?連日來,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進行多方采訪,試圖尋求答案。
居民:共享電梯還沒裝好
黃奶奶所在的開元小區是宣城市區的首個共享電梯試點小區,去年底啟動了10部電梯的安裝工作。 “免費安裝、有償使用”新模式受到小區居民的歡迎,然而殷殷期盼的電梯卻遲遲未能建成。 “電梯這么長時間還沒搞好,這些架子搭在這里,我們進出經常被絆到。”黃奶奶抱怨道。
宣城市區開元小區加裝的共享電梯尚未完工。
“當時為了讓大家都同意建電梯,我們還專門去勸1樓2樓的住戶簽字同意。”住在開元小區5幢5樓的李先生對記者說,他平時經常帶孫子出門,抱著孩子上下樓挺累的,當初得知要安裝電梯他很高興,沒想到等了這么久電梯還沒建成。
6月8日,記者在開元小區看到,在已經啟動的10個單元電梯安裝工作中,5幢兩個單元進展最快,已經安裝玻璃幕墻;另外8處,有1處安裝了鋼架結構,其他7處只是完成了電梯井建設,現場搭建了施工架和防護網。
在啟動3部共享電梯建設的春歸苑小區,記者看到9棟的3部電梯目前也只是建好了電梯井,鋼架結構還未搭建。比較特別的是,9棟3單元和5單元已于2019年建設了加裝電梯,是采用“政府補貼一部分,居民出資一部分”模式建設的。記者注意到,這種模式加裝的電梯也需要刷卡,可直達3樓至6樓。
3單元5樓一位住戶告訴記者,當時為了裝電梯,從3樓到6樓每一戶都出了錢,樓層越高出的越多,現在他家每個月還要交大約10元的電梯運行電費。 “各有各的好,我們這是一次性出了錢,自己用著放心,共享電梯是慢慢刷卡付錢,可能沒有我們交的錢多。”
企業:希望獲得政府補貼
“我們也想盡快建成,這兩天是因為高考暫停了。我們想在這個月,把開元小區的10部電梯都建好。”6月8日,共享電梯建設方宣城孝通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顧緒動向記者表示,工期延誤的原因包括鋼架結構廠家因數據錯誤重新生產進度慢、公司股東變更、施工隊伍調整等。
對于居民擔心的爛尾問題,顧緒動表示,包括開元小區在內目前宣城市區已經啟動的17部電梯肯定都會建成。他坦承,如何收回投入資金,是加裝共享電梯中不可回避的問題。乘坐電梯刷卡和電梯廣告是眾所周知的兩項收入,然而如果僅靠這兩項收入,以每部電梯大約45萬元的投入來看,可能很難收回成本。
宣城此前推行的加裝電梯模式是“政府補貼60%,業主自籌40%”,但共享電梯目前還沒有獲得政府的補貼。“不需要60%,如果每部電梯能補貼20萬,我們能安裝的電梯數量就能大幅增加,資金流動也會更好。”顧緒動表示,他們也曾向宣城市相關部門提出補貼的要求,但目前還未能獲得理想的答復。 “有來宣城考察的外地房管局的人說過,如果我們去他們那邊,能給我們一部電梯20萬的補貼。”
部門:需要考慮控制風險
“現在有另一家企業也想來宣城搞共享電梯。”宣城市房地產事業發展中心物業辦一位負責人表示,政府不反對更多的企業來投資共享電梯,可以形成良性的競爭,但對于這項投入較大的工程來說,控制風險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對于是否給予政府補貼,宣城市目前沒有明確的意見和答復。
記者注意到,全國不少地方都在推廣共享電梯,但也有地方出現了爛尾現象。6月2日,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城市老舊小區整治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近期對多個城市進行了考察,主要原因是投資方的資金壓力過大,認為在合肥試點加裝共享電梯更要謹慎。
不過,有業內人士表示,老舊小區加裝電梯,作為適老化改造中的一項民生工程,在鼓勵多方籌措資金的同時,政府也應該加大投入資金,但國家目前沒有專項的財政補助,地方財政給予補貼對地方的財力也是一個考驗。
專家:需要加大資金支持
“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現在有多種模式,所有模式都必須征求一樓二樓的同意,但老百姓的訴求很難達成共識。”合肥學院房地產研究所副所長凌斌告訴記者,加裝電梯還存在承擔風險的問題,不同模式不同投資方加裝了電梯,有的電梯交給物業、社居委管理,如果電梯傷人了誰承擔責任也是個問題。
“估計沒個三五年還是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大規模加裝電梯目前還不現實。”凌斌認為,關于加裝電梯的各種模式目前還在摸索中,共享電梯模式值得推廣,但收回成本很難,需要加大資金支持。
凌斌表示,對于沒有歷史文化底蘊,且結構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的老舊小區,他更贊成納入城市更新的范疇,建設新的并配套電梯的住宅。
何薇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曹慶 攝影報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