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第一区,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在线中文字幕视频观看,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第七屆安徽省道德模范候選人公示 陳陸、李夏入選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據安徽文明網消息,第七屆安徽省道德模范候選人公示。

一、助人為樂類道德模范候選人

1.丁倫保,男,漢族,1959年1月生,中共黨員,合肥市肥西縣珍稀食用菌協會會長。

身殘志堅,創業致富帶動一方,先后安置20名殘疾人和8戶貧困家庭就業,幫助162戶貧困戶實現脫貧致富。技術援疆2年,免費為維族農民開展15期食用菌栽培技術培訓班。參加公益活動,累計捐錢捐物59.1萬元。

丁倫保榮登“中國好人榜”,榮獲全國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工作先進個人、安徽省自強模范等稱號。

2.楊秋菊,女,漢族,1978年3月生,中共黨員,宿州市碭山縣菊姐殘疾人手工坊負責人。

創辦殘疾人手工坊,先后培訓貧困留守婦女、殘疾人1500余人次,提供就業崗位300個,帶動45戶貧困家庭脫貧,年人均增收7000元以上。經常參加公益宣傳活動,看望慰問特殊群體,傳遞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

楊秋菊榮獲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心動安徽·最美人物”等稱號。

3.牛世端,男,漢族,1928年10月生,中共黨員,界首市工商銀行退休職工。

1948年參軍入伍,在西藏駐守邊防8年期間,積攢微薄津貼支援家鄉建設,先后捐款2900元,相當于他當時兩年的工資收入。1964年轉業地方后,在經濟較為拮據情況下,仍然省吃儉用幫助困難群體,先后捐款近3萬元。帶動子孫傳遞愛心,關愛幫助烈士遺屬、高齡老人和退役軍人。義務到學校、社區宣講紅色故事100余場。

牛世端榮立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勝利功勛榮譽章,榮登“中國好人榜”。

4.嚴明友,男,漢族,1929年12月生,中共黨員,滁州市定遠縣朱灣鎮朱灣中學退休教師。

兩次參軍入伍,退伍后主動要求到條件艱苦的學校去教書近40年。退休時堅決放棄離休待遇,義務為農村邊遠學校教學30余年。77歲時,為了讓自己的教學能更好適應孩子們的需要,連續3年暑假自費到北京參加鋼琴培訓班。一生安貧樂道,幾十年捐出多少錢,他說“沒算過,記不清”。

嚴明友榮登“中國好人榜”,榮獲全國最美志愿者、安徽省最美退役軍人、滁州市道德模范等稱號。

5.戴清,男,漢族,1931年7月生,中共黨員,六安市霍邱縣科技局離休干部。

16歲參加革命,先后參加過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上海戰役、福廈戰役。離休30年來,足跡遍布安徽、江蘇7市26縣570多所大中小學,義務作報告580余場,受教育學生40多萬人次。熱心資助貧困學生,捐款助學60多萬元,資助學生400多人。簽訂遺體捐獻協議,把回饋社會做到極致。

戴清榮獲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工作者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6.徐孝旺,男,漢族,1944年7月生,中共黨員,蕪湖市繁昌區孫村鎮中分村退休教師。

搜集整理新四軍第三支隊在繁昌的抗戰資料,帶頭捐款修建新四軍第三支隊司令部舊址紀念園。義務擔任第三支隊司令部舊址和譚震林舊居管理員,宣傳新四軍抗戰歷史,弘揚紅色文化,接待參觀者30多萬人次。

徐孝旺榮登“中國好人榜”,榮獲全國最美志愿者、蕪湖市道德模范等稱號。

7.柯躍武,男,漢族,1967年4月生,中共黨員,生前系宣城市宣州區交通局職工。

無償獻血76000毫升,相當于把全身的血換了18遍。創建宣城紅燭愛心協會,捐贈超過10萬元。生前簽訂了遺體捐獻協議,眼角膜成功匹配1人,用生命燃亮最后一束光。

柯躍武榮登“中國好人榜”,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年度金獎、全國珍愛生命獎章、宣城市道德模范等稱號。

二、見義勇為類道德模范候選人

1.陳陸,男,漢族,1984年2月生,中共黨員,生前系合肥市消防救援支隊廬江縣大隊黨委書記、政治教導員。

2020年防汛抗洪期間,勇闖驚濤駭浪,持續戰斗96小時,成功營救、轉移和疏散群眾2600多人,自己卻不幸被洪水卷走,英勇犧牲,用生命踐行共產黨員“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初心和誓言,被譽為“浪尖上的逆行者”。

陳陸被批準為烈士、追記一等功,追授為中國消防忠誠衛士、最美應急管理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2.趙亮亮,男,漢族,1981年7月生,中共黨員,亳州市渦陽縣西陽鎮張溝村黨支部副書記兼扶貧專干。

10年間3次在冬季下水救人。2011年11月,從部隊回鄉探親期間,與眾人合力救出落水母子;2017年2月,突遇多人落水,在零下5度的氣溫下,反復潛入刺骨河水,搜救出溺水嬰兒并搶救成功;2020年1月,在雪天跳入渦河,救出落水車內被困人員。

趙亮亮榮登“中國好人榜”,榮獲安徽好人稱號。

3.曹春雨,男,漢族,1965年12月生,阜陽市藍天救援隊隊長。

自籌近千萬元先后帶隊奔赴玉樹地震、 “東方之星”沉船事故、尼泊爾地震等現場,參加一線救援5000余次。自主研制“老仔鉤”“豎井救援提升器”等救援工具,免費贈送民間救援組織。2020年防汛抗洪期間,帶隊轉移群眾896名、運送食物650余份、藥品100余盒。

曹春雨榮登“中國好人榜”,榮獲全國119消防獎先進個人、安徽好人等稱號。

4.王家全,男,漢族,1965年2月生,六安市金寨縣供電公司專職電工。

危難時刻,挺身而出,20年來先后6次救起落水者10多人。從1998年勇救翻船落水的漁民,到2018年跳入水庫救起翻車落水的貨車司機,不顧自身危險,挽救了多個家庭。

王家全榮獲六安市道德模范、六安市見義勇為先進個人稱號。

5.聞國慶,男,漢族,1951年10月生,池州市第二中學退休教師。

55年來,在群眾危難時舍身相救,先后6次跳進江河,成功救起7人。2020年10月17日,路過清溪河時,不顧年歲已高,縱身躍入河中,與另一位熱心市民合力救出落水者。

聞國慶榮獲池州好人稱號。

三、誠實守信類道德模范候選人

1.年介濤,男,漢族,1955年7月生,中共黨員,蚌埠市懷遠縣陳集鎮財政所退休職工。

義務接下陳集鎮散葬烈士墓普查工作,足跡遍及5省16市、行程近萬公里,查閱了近70縣10多萬名烈士名單,搜集記錄整理尋親資料80余萬字,成功為27名淮海戰役先烈找到了故鄉和親人。

年介濤榮登“中國好人榜”,榮獲安徽好人稱號。

2.周月功,男,漢族,1983年3月生,中共黨員,北京市崇華建筑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

視項目質量為生命,先后3次拆除重建自查發現的問題工程,寧可公司受損也不降低質量,贏得業主信任。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堅守“不拖欠工人工資”諾言,千方百計籌集1000余萬元發放工資,還全球代購400萬元急缺防疫物資。致富不忘鄉鄰,先后捐款300多萬元資助貧困學生、購買防疫物資。

周月功榮登“中國好人榜”,榮獲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安徽省優秀共青團干部等稱號,被授予安徽青年五四獎章。

3.胡常引,女,漢族,1986年4月生,淮南鳳凰醫院助產士。

安徽省首位兩次造血干細胞捐獻者。2012年,忍受過敏反應,歷經9小時的全國最長采集時間,為一位年輕媽媽捐獻了造血干細胞;2020年,再次完成捐獻,期間因過敏反應4天未吃未喝,靠輸液維持。

胡常引榮獲安徽好人、感動江淮優秀志愿服務典型等稱號。

4.張子軍,男,漢族,1971年5月生,安徽農業大學江淮分水嶺綜合試驗站站長。

為兌現幫助江淮分水嶺百姓脫貧致富諾言,舉家搬至定遠,從高校教授變成試驗站站長。5年多來為當地引進農業新品種376個,應用農業新技術92項,示范推廣面積10萬余畝,服務農業企業100多家。2019年聘期結束后,決心再干5年,助力鄉村振興。

張子軍榮獲安徽好人稱號。

5.易厚掌,男,漢族,1947年8月生,中共黨員,馬鞍山市含山縣陶廠鎮西塔村村民。

為讓家門口的西塔山披上綠妝,簽訂荒山造林承包合同,帶領家人用10年時間開荒造林2000多畝。然而一場大火將林場燒毀了1700多畝,后又遭遇母親和妻子相繼去世、自己重度燙傷等一連串打擊,但他沒有氣餒,繼續植樹造林。

易厚掌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綠化標兵、全國最美志愿者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6.李夏,男,漢族,1986年7月生,中共黨員,生前系宣城市績溪縣荊州鄉黨委委員、紀委書記,縣監委派出荊州鄉監察專員。

堅決整治群眾身邊的“微腐敗”,8年時間參與處理問題線索77起,立案審查32起,處分31人。在抗擊超強臺風“利奇馬”時沖鋒在前,突遇泥石流,被瞬間卷走,倒在了抗災搶險的路上,不幸殉職。

李夏被追授時代楷模、全國優秀共產員、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7.余國云,男,漢族,1949年12月生,桐城市大關鎮臺莊村村民。

為救治身患重病的兒子花光了家里所有積蓄,還向鄉親借了幾十萬元,但兒子還是不幸離世。他為兌現在兒子臨終前的承諾,外出打工,踏上替子還債之路,用5年時間還清了所有債務。

余國云榮獲安慶市道德模范、安慶好人等稱號。

8.曹永利,男,漢族,1973年2月生,黃山市徽州區楊村鄉浮溪人家茶業有限公司負責人。

因意外致高位截癱,但他沒有消沉,重新“站”了起來,創辦茶葉基地面積達到1400畝,年產量達到11萬公斤。成立茶業專業合作社,信守“加價15%收購殘疾茶農茶葉”承諾,吸納200多戶農戶加入,帶領鄉親脫貧致富。

曹永利榮登“中國好人榜”,榮獲全省殘疾人自強模范、黃山市道德模范等稱號。

四、敬業奉獻類道德模范候選人

1.戴建軍,男,漢族,1976年2月生,中共黨員,合肥機務段動車組司機。

刻苦鉆研技術業務,嚴格執行作業標準,指揮消除故障126起,個人連續安全行車26年298萬多公里,安全運輸旅客超過9300萬人次。先后參與開發國家實用新型專利18項,創造經濟效益數千萬元。成立戴建軍勞模工作室,培育技能人才228名。

戴建軍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技術能手等稱號,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2.宋良友,男,漢族,1928年9月生,中共黨員,淮北市烈山煤礦退休工人。

1949年入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擔任班長兼尖刀組成員,每次戰斗都沖在最前面,在新興里戰役中肚子被彈片豁開拳頭大的血窟窿,忍著劇痛把腸子塞進肚里。退伍后主動到煤礦從事井下作業,很快成為行家里手。70多年來,他對過往功績只字不提,直到社區在采集老兵信息時才發現。

宋良友榮立一等功兩次、三等功兩次、四等功三次,被志愿軍總部授予戰斗英雄稱號。

3.劉雙燕,女,漢族,1975年6月生,中共黨員,亳州市利辛縣朱集村黨總支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

自2012年3月開始擔任貧困村第一書記,是全國扶貧戰線上為數不多連任三屆共9年的第一書記。兩次主動留任,先后帶領利辛縣陸小營村、朱集村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扶貧期間,遭遇母親、丈夫先后病逝,她化悲痛為力量,初心不改,服務基層。

劉雙燕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最美公務員、全國最美職工、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等稱號,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獎貢獻獎,榮登“中國好人榜”。

4.魏晶晶,女,漢族,1983年9月生,中共黨員,生前系六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四級高級法官。

工作任勞任怨,主審案件891件,參加合議庭審案2596件。對待每一個案件都非常認真,閱卷、庭審、撰寫報告、合議案件、校對判決書,絕不馬虎;對當事人的每一個異議都認真處理,查找資料、翻閱法條,不放過任何細節。

魏晶晶被追記個人一等功,追授全國模范法官、全國三八紅旗手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5.周東紅,男,漢族,1967年1月生,中國宣紙股份有限公司撈紙工。

從事撈紙工作30多年,他撈的宣紙厚度均勻,每100張重量誤差僅為2克左右,始終保持成品率100%、產品對路率97%的突出記錄,分別超國家標準8個、5個百分點。帶領團隊大膽研究探索,將古法宣紙的單槽產量提高了50%以上。

周東紅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最美職工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6.蘇保信,男,漢族,1980年4月生,中共黨員,銅陵精達特種電磁線股份有限公司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實驗室主任。

刻苦鉆研電磁線技能,在2006年全國首屆電線電纜檢驗工職業技能大賽中奪得總決賽冠軍。領銜成立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帶領團隊榮獲4項發明專利、10項實用新型專利,填補了4項高端需求產品國內空白,達到國際尖端水平。成功研發低能耗低排放漆包機,淘汰落后電磁線產能約50000噸。

蘇保信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最美職工等稱號,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7.吳躍勤,男,漢族,1967年10月生,中共黨員,生前任池州市公安局貴池分局禁毒大隊大隊長。

從警30年,偵破刑事案件500余起,打擊處理違法犯罪人員270余人,抓獲逃犯30余人;破獲販毒案件60余起,抓獲涉毒嫌疑人100余名,查處吸毒人員700余人次,強制隔離戒毒100余人次;主持調解矛盾糾紛1300余起,服務救助群眾萬余人次。

吳躍勤被追記個人二等功,追授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范,榮登“中國好人榜”。

8.王開庫,男,漢族,1977年3月生,中共黨員,安徽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三級職員、特高壓工程項目經理。

領軍完成6座特高壓換流站建設,攻克了世界電網建設領域的“珠穆朗瑪峰”——安徽宣城±1100千伏古泉換流站。牽頭成立“王開庫勞模創新工作室”,取得20余項國家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百余項技術創新成果。自主研制的一體化環境檢測儀、閥廳車雷達防碰撞系統等創新成果得到廣泛應用。

王開庫榮獲全國勞動模范、中央企業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9.魯朝暉,男,漢族,1962年2月生,中共黨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黨委委員、主任醫師,教授。

帶領省立醫院醫療隊馳援武漢,牽頭組織編寫方案。指導隊員自編武漢方言手冊,加強對患者的人性關懷。帶領團隊采用“托珠單抗+常規治療”免疫治療方案,被國家衛健委向全國推廣,管理的病區“收治重癥患者總數第一,醫療質量考核第一”。

魯朝暉榮獲安徽省優秀共產黨員、中國百名優秀青年志愿者等稱號。

10.陳壽春,男,漢族,1983年9月生,中共黨員,池州市東至縣人武部民兵教練員。

專業技術精湛,許多消防員遇到難題總是向他求教,有的群眾遇事不打110,而是第一時間撥通他的電話。2020年防汛抗洪救災期間,他的足跡遍布東至縣14個鄉鎮,曾不眠不休奮戰16小時,雙腳被泡皺發白像松樹皮,成為紅遍全網的“抗洪大腳”。

陳壽春榮獲安徽好人、安徽省防汛救災先進個人等稱號。

五、孝老愛親類道德模范候選人

1.蔣荷芝,女,漢族,1970年11月生,淮南市楚源工貿有限公司職工。

弟弟因工傷變成植物人,她用22年的真情堅守和無私奉獻,不僅喚醒弟弟,還讓弟弟從癱瘓在床到能簡單行走,智力恢復到8歲孩子的水平。弟弟每天掛在嘴邊的“姐姐對我真好”是對她最大的褒獎。

蔣荷芝榮獲安徽省道德模范提名獎。

2.張舜華,女,漢族,1932年1月生,蕪湖市皖南醫學院附屬弋磯山醫院退休醫生。

新安中醫“張一帖”第十四代傳人。年少時,侍奉患病父母,照顧兩個妹妹,贏得“孝女香”美名;結婚后,支持愛人在外工作,持家行醫一肩擔,獨自拉扯大5個孩子,躬身踐行自強精進的家風家訓。有副對聯形容她家兩代人:“博士不難,難則兄妹四博導;國醫堪奇,更奇夫妻雙國醫?!比缃瘢瑢O輩們也是學業精進、初展頭角,已有3人取得碩士學位。

張舜華家庭榮獲首屆全國文明家庭稱號。

3.胡四娥,女,漢族,1968年5月生,安慶市岳西縣冶溪鎮金盆村村民。

胡四娥婚前得知愛人家中兄姐身患殘疾、生活無法自理,但她毅然出嫁,與丈夫一道盡心照顧3位兄姐。30年來,胡四娥很少出門,因為心里時刻有一份對兄姐的牽掛。

胡四娥榮獲安徽好人等稱號。

4.呂德斌,女,漢族,1966年10月生,黃山市屯溪區昱中街道柏樹街社區居民。

每天用心照顧雙目失明的丈夫和患老年癡呆癥的婆婆,從給婆婆喂水喂飯、梳頭、洗漱等日常起居開始,到為丈夫準備一日三餐、端茶倒水,事無巨細照料日常生活。

呂德斌榮登“中國好人榜”。

5.郭清玲,女,漢族,1973年6月生,中共黨員,淮北礦業集團臨渙選煤廠選煤化驗班班長。

多年如一日無微不至侍奉公婆,用無私的愛溫暖著命運多舛的家庭。1997年婆婆腦血栓住院,她因勞累而早產;2002年丈夫遭遇車禍昏迷近30天,不離不棄、悉心照顧,把丈夫從死神手里拉了回來;2011年婆婆身患癌癥,及時送醫救治,如今恢復良好。

郭清玲家庭榮獲全國五好家庭、安徽省最美家庭稱號。

編輯:陶娜

—— 本文由大皖新聞原創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相關閱讀

肥東發布19名干部任前公示 涉及這些重要崗位

徐玉英,女,漢族,1989年8月出生,研究生學歷,歷史學碩士,中共黨員,現任響導鄉宣傳辦主任、四級主任科員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彰化市| 三穗县| 杭锦后旗| 贡嘎县| 阳西县| 临沂市| 高唐县| 五峰| 古田县| 兴义市| 西丰县| 广东省| 达尔| 古田县| 柘荣县| 赫章县| 金平| 合肥市| 通海县| 威宁| 英吉沙县| 当涂县| 莱阳市| 威海市| 无锡市| 印江| 西华县| 巴林左旗| 库尔勒市| 都匀市| 逊克县| 蓬莱市| 保定市| 滨州市| 梁山县| 武宣县| 永顺县| 新宾| 漾濞| 台北县| 黄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