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據人民網消息,日前,我國首份《中國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指數評估報告》正式發布。報告利用數字技術對比了各地在保護利用歷史文化遺產中所做的努力、取得的成效與存在的不足,以排名形式對367個城市進行了科學測評。其中黃山(黃山市)在資源與價值排名中位列全國前十。根據全面評估,北京、上海、杭州、南京、成都、蘇州、西安、重慶、無錫、天津綜合指數排名位列前十。在保護與發展、認知與傳播上,也有十大城市排名。
據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了解,黃山市的城市歷史文化遺產,是建立在徽州文化為核心的城市歷史文化街區、街道、歷史建筑(古建筑民居)等遺存。目前,黃山市三區四縣中,以歙縣城區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最好,該縣很早就實施了新城開發、古城保護的模式,且80年代徽州古城就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全國四大古城之一。其它區縣,雖然曾經也有著極其豐富、隨處可見的歷史文化遺存,但是在長期的戰爭、商業開發、自然及人為毀壞中,大多數已經逐漸消失。其中,黟縣城區尚存比較完好的多條古街(省級歷史文化名城),休寧縣城區還有萬安老街與西街,祁門縣城區還有東街與西街,徽州區城區的古街區已經不多,黃山區甘棠老街從沒探訪過情況不明。
屯溪老街
其中,作為黃山市政府所在地,市中心城區主要組成,明清徽商重鎮與新安江水運碼頭樞紐,屯溪區曾以柏樹街、黎陽老街、陽湖老街、隆阜老街、屯溪老街、河街等規模性歷史街區聞名,在前園村、上新村、社屋前等很多村落有大量古建筑及古街道。近幾十年來,因為各種原因(主要是城市拆遷與商業開發),大多數歷史文化街區或湮滅或基本拆掉,很多散落古民居也在拆遷或人為與自然毀壞中消失。
即使如此,黃山市的城市歷史文化遺存仍然有不少,只是迫切需要更好的保護、利用,需要地方政府樹立沒有一幢古建筑、一處古街區是多余的理念,以法治、行政措施更好的實施保護利用,并在日常中對古民居、古橋、古亭等古建筑做最細致的呵護,只有這樣,黃山市的歷史文化遺產才能長期有序的保護下去,而且在保護與發展上,也能在全國有重要地位。
此次排名中,黃山市在歷史文化遺產的認知與傳播中沒有進入前十。這也意味著在黃山市的徽州文化的宣傳上,還有很多的事要做,包括傳播的方式、平臺、措施等。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吳永泉 攝影報道
編輯: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