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安徽省生態環境廳擬對固定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進行規范,今后,重點排污單位要按照規定安裝固定污染源自動監測設備等。如果重點排污單位或其委托的第三方運行維護單位通過篡改、偽造自動監測數據,干擾、破壞自動監測設備和數據信息采集傳輸設備正常運行等方式排放污染物,涉嫌構成犯罪的,將被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據了解,實行排污許可重點管理,且依照排污許可證規定設有排污口的企業事業單位,應納入重點排污單位,要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安裝固定污染源自動監測設備、視頻監控設備及其附屬設施,并與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的監控平臺聯網。
在污染物排放期間,自動監測設備故障或停運超過24小時無法恢復的,應當采用手工監測的方式對污染物排放狀況進行監測。水污染物監測頻次不少于每天4次,間隔不超過6小時;大氣污染物監測頻次不少于一天一次。監測數據應向屬地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報送,同時將原始監測報告留存備查。重點排污單位受生產工況、設備故障、通信中斷、停電、疫情、自然災害及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影響導致自動監測數據異常,應及時數據標記,并上傳證明材料。
設區的市生態環境執法機構應當將固定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的建設和運行維護情況納入日常執法工作,負責依法依規調查處理涉及的固定污染源自動監控的環境違法行為。設區的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依法應當給予行政處罰,而不給予行政處罰的,省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可以直接作出行政處罰的決定。
此外,重點排污單位或其委托的第三方運行維護單位通過篡改、偽造自動監測數據,干擾、破壞自動監測設備和數據信息采集傳輸設備正常運行等方式排放污染物,符合相關規定情形的,依法移送公安機關追究相應責任。涉嫌構成犯罪的,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當依照相關要求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姚一鳴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