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為了幾十塊的“退款費”,跌入騙子的陷阱,黃山市黃山區市民小李(化名)日前因此被騙9萬余元。3月17日,黃山市黃山區警方發布了這起案例,提醒市民警惕類似騙局。
黃山市黃山區甘棠鎮市民小李(化名)平時喜歡網購。日前,小李突然接到自稱淘寶客服的電話,稱小李在淘寶購買的奶瓶有質量問題,要按照原價的三倍退款。“還有這好事”?小李毫不猶豫地加了對方提供的QQ。之后,對方又稱小李在支付寶的螞蟻信用不夠,導致退款失敗,需要增加信用額度才可以完成該筆退款。在對方的忽悠(騙)下,急于增加螞蟻信用額度的小李在借款平臺借款9萬余元,并將借款轉到對方指定賬戶上做流水,來提高所謂的信用額度。小李將錢轉給對方后,其信用額度卻沒有提高,對方還一直讓其繼續轉賬,小李才發現被騙,被騙金額達9萬余元,無奈之下報警。
警方總結騙子的詐騙手法,第1步獲取信息,通過非法途徑獲得受害人的電話和購物信息,致電或短信告知受害人,能詳細說出受害人的個人信息等內容;第2步實施詐騙,謊稱其購買的貨物有問題需要申請退款,并讓受害人添加“官方客服”微信或qq等;第3步誘使轉賬匯款,詐騙分子用受害人支付信用不足無法到賬等借口,一步步誘使受害人轉賬或者從互聯網借貸產品中貸款,以提升信用額度等借口,讓其轉賬給詐騙分子提供的賬戶。
退款退貨通常由買家發起申請,陌生來電主動提出退款退貨,往往都是騙子的陷阱。正規的退款退貨,款項會由支付渠道原路退回,不需要買家提供銀行卡號,不會索取驗證碼,更不會以驗證為幌子誘導買家下載各種網貸軟件貸款轉賬。一旦遇到“XX客服”、“加QQ或微信”、“發鏈接”、“實名驗證”、“發送驗證碼”等關鍵字時,請提高警惕,小心保管驗證碼和各類密碼,不要點開對方發來的退款鏈接,也不要將銀行卡賬號、密碼和驗證碼告訴陌生人。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吳永泉 整理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