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街上“綠牌車”越來越多,大型車企也都重視電動汽車的生產與推廣,但充電難依然是很多購買電動汽車的人最擔憂的問題。近日,有市民反映,宣城市區公共區域電動汽車充電樁太少。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走訪發現,有些地方裝了充電樁卻不能用。相關部門表示,目前大部分充電樁在企業和小區里,公共區域很少。宣城市發改委能源科表示,宣城市目前已建設1200多個電動汽車充電樁,但有多少能正常使用暫不清楚。
車主:找個充電樁咋就這么難
從外地開電動汽車回到宣城老家的段先生,想在宣城市區給自己的車充個電,卻發現跑了好幾個地方都沒充上電。 “有的充電樁壞了不能用,有的裝了卻根本沒啟用。”段先生告訴記者,現在新能源車越來越多,公共區域的充電樁卻無法滿足需求,帶來很多不便。
路邊的充電樁許久無人使用。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2月7日發現,在宣城市政府網站互動交流板塊,近期有5個帖子在反映新能源車充電樁的問題。有市民表示,因為一些地方充電樁出現故障,充電樁成了“充電裝”。
宣城市民張女士也買了一輛新能源車,因為在自家小區沒有固定車位,沒辦法安裝充電樁,她就將充電樁安裝在單位。張女士平時在單位充電基本能滿足需求,但也有例外的時候。 “找到一個公共充電樁,我當時想在那給我的車充電,發現要下載APP,還要辦卡充錢,搞了半天也沒成功。”張女士告訴記者,車主一般不會經常在公共充電樁充電,但不同地方的充電樁往往不是一個公司的,換了一個地方又要重新下載APP,還要辦卡充錢,太麻煩。
走訪:有的充電樁長期無人用
近日,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在宣城市區調查了一些公共區域的充電樁。
在宣城市區昭亭路與雙塔路交口東北角一棟辦公樓停車場上,記者看到了5個電動汽車充電樁,充電樁前停的都是燃油車。記者走近查看,充電樁上寫著“易開”的品牌名字。記者注意到,有一個充電插頭被扔在地上,大部分插頭不用任何操作,就能輕松地拿下來。一些充電插頭接口處出現斷裂,內部電線暴露出來。
無人管理的充電樁插頭被扔在地上。
記者在充電樁上一個標志牌里看到了一個400咨詢熱線電話,撥打過去卻被提示“電話不存在”。附近辦公樓的物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一年多前到這里工作時這些充電樁已經安裝了,但從來沒看過有人來保養維護,也沒看過有人在這充電。
同樣在昭亭路旁,記者看到一家酒店的停車場安裝了 4 臺充電樁,是另一家公司的設備,現場沒有車充電。酒店工作人員表示,因為很少有人用,充電樁到底能不能用他們也不清楚。
在宣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辦公樓的停車場,記者也看到了幾個充電樁,有兩輛新能源車正在充電,似乎可以正常使用。據介紹,這里的充電樁需要到相關科室辦卡之后才能使用。
此外,記者了解到宣城一小區建了120多個新能源車充電樁。在小區物業工作人員帶領下,記者在該小區地下車庫看到了不少新能源車充電樁。 “目前開通了一部分,要用的話,得到物業辦卡充錢。”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還沒見過外面的車進來充電。
聲音
經開區:公共區域充電樁比較少
2月3日,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從宣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經濟發展局了解到,經初步統計,宣城經開區范圍內有電動汽車充電樁282個,主要分為企業建設和小區物業建設兩種,其中小區有191個,企業有91個。企業主要是恒天易開和摯達中鼎兩家公司。
“這個統計數據應該還不完整,企業建充電樁不需要向我們報備,具體數據我們并不掌握,這些數據還是我們一點點摸排的。”宣城經開區管委會經發局一位副局長告訴記者,新能源車充電樁在統計監管方面存在著困難。據介紹,恒天易開公司2019年就退出了宣城市場,無法聯系相關負責人,該公司建設的一些充電樁因為沒有定期年檢維修,可能已經無法使用。公共區域的充電樁使用率不高,也成為企業經營的一大難題。
該副局長表示,目前建設的電動汽車充電樁大部分在企業停車場或者小區內部,設在公共區域的很少。下一步將努力建立電動汽車充電樁備案制度,引導企業增加公共停車區域的充電樁數量。
發改委:不清楚多少充電樁能用
宣城市發改委在該市政府網站上回復問政帖中介紹,宣城市曾出臺《宣城市城市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規劃(2017-2020年)》,規劃到2020年新增各類充電樁5800個,并鼓勵各類社會資本參與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據悉,省能源局已開展全省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聯盟建設,擬建設全省統一平臺。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近日從宣城市發改委能源科了解到,經初步摸排,目前宣城市已完成1200多個充電樁建設,基本滿足全市新能源汽車充電需求,在一些高速服務區和小區里有充電樁可以使用。但這1200余個充電樁到底有多少能夠正常使用,宣城市發改委能源科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也沒有具體的數據。
該科室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屬于市場行為,鼓勵各類社會資本參與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也可以通過新能源汽車用戶自建、合作共建等多種方式,建設和運營充電樁。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曹慶 攝影報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