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wǎng) 大皖客戶端訊 2月6日,已是農(nóng)歷臘月二十五,記者來到樅陽陳瑤湖鎮(zhèn)高橋村養(yǎng)魚大戶曹信兵家。此時的曹信兵正帶領(lǐng)一幫人在魚塘里撈魚,撈起的魚有鯉魚、鯧魚等,幾斤到幾十斤的魚活蹦亂跳,一幅豐收景象圖,大伙將各種魚分類放在不同的網(wǎng)罩內(nèi)。來自各地魚販們駕駛著裝魚車輛在岸邊等待著收魚,有兩輛來自山東的魚販說山東鯉魚最行俏,拉回去能賣十幾元一斤,曹信兵今年收獲5萬斤魚,收入還不錯。
曹信兵今年47歲,2016年由于身體不適去醫(yī)院,被檢查出患有尿毒癥,每個星期要到普濟圩醫(yī)院透析三次,透析的費用政府全部報銷,陳瑤湖鎮(zhèn)把他家納入低保戶,每月享受補貼320元,并辦理貼息貸款5萬元,他感謝黨和政府對他的關(guān)懷和照顧,使他有信心在與病魔斗爭中還在打理魚塘。2016年6月,本地接連的暴雨天氣使其承包的兩個魚塘破了堤,多年積蓄一夜成空,并欠下了不少的外債。為了還清外債和供子女讀書,他仍然事事親力親為,硬撐著前行。
2020年,他承包的兩個魚塘,一個80畝,一年租金3萬3,一個120畝,一年租金4萬,國家貸款五萬元,向兄弟姐妹們借了20多元買魚苗和飼料等投入,這一年就又在日復一日的忙碌中緩緩前進著。2020年6月汛期,大雨滂沱,魚塘和2016年一樣被雨水漫過,曹信兵請小工及時柵了網(wǎng),但不知從哪里冒出的老鼠把網(wǎng)咬破了,大部分魚又游進陳瑤湖了,大水的這段時間,他每天帶人在魚塘里查網(wǎng)補網(wǎng),晚上十二點才忙完回家,睡兩三個小時就又起床安排魚塘的檢查工作。2020年年底,兩個魚塘的魚量確實不如人意,沒有盈利,但也沒有大的虧損,曹信兵很樂觀地說,“120畝的那個魚塘到期了,明年租一個80畝魚塘再養(yǎng)魚。”
曹信兵的兩個孩子都非常懂事,大女兒曹的大學畢業(yè)正報考南京某大學研究生,小兒子曹義正讀高三準備參加今年高考,現(xiàn)在都在家?guī)椭赣H在魚塘干活,力所能及地減輕家里的負擔。
2021年春節(jié)快要到了,曹信兵由于忙于魚塘工作,年貨還沒有來得及采購,談及新年打算,他說他雖然是尿毒癥患者,但斗志不減,繼續(xù)做養(yǎng)魚專業(yè)戶,為社會作貢獻。
新安晚報 安徽網(wǎng) 大皖客戶端記者 余國章
編輯: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