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據安徽市場監管局網消息:“我的僥幸和怕麻煩思想,給疫情防控增加了風險,也讓自已經濟上蒙受了損失,得不償失。”1月25日,銅陵市樅陽縣冷鏈食品經營者汪某收到銅陵市樅陽縣市場監管局對其罰款1萬元的聽證告知書后,悔不當初。
2020年12月24日,該局執法人員對汪某的冷鏈食品商店檢查時,發現冷庫中存放著六箱巴西進口冷凍去骨牛肉。隨后,執法人員逐項核查這批牛肉“四證”,發現汪某提供的核酸檢測報告生產批次與冷庫中牛肉不同。執法人員立即對該批巴西進口冷凍牛肉及相關設備進行查封,并上報縣衛健委,對這批冷凍牛肉、外包裝、貯存的冷庫進行核酸檢測。經檢測,結果均為陰性。經查,汪某于2020年12月22日,從南京市果碩食品經營部購進了六箱進口巴西冷凍牛肉,生產批次為15/09/2020,每千克55元,貨值共計6868元,至案發時還未銷售。
銅陵市樅陽縣市場監管局認為,汪某明知采購進口冷鏈食品需嚴格查驗相關證明文件并提前24小時報備,但其既不認真查驗核酸檢測報告,也不提前報備,其行為已經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三條第一款之規定,構成了進貨時未查驗供貨者相關證明文件的違法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三)項之規定,決定給予汪某罰款1萬元的行政處罰。去年以來,銅陵市樅陽縣市場監管局已查辦三件進口冷鏈食品違法案件,移交公安機關查處一件。
下一步,銅陵市樅陽縣市場監管局將對所有庫存進口冷鏈食品進行常態化排查,發現索證索票不完整、不提前報備的,堅決立案查處,絕不姑息。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