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銅陵市居民李某“掩耳盜鈴”盜刷了其好友畢某2萬元,以為民警查不出來,竟還陪畢某來到銅陵市公安局義安分局順安派出所報警,沒想民警能很快查出真相,李某自知行跡暴露,借口上廁所快速逃離了派出所。
2020年12月27日晚8時許,畢某在其好友李某的陪同下來到順安派出所報警,稱其銀行卡被人通過微信盜刷了20000元。民警一聽當場就說:“這個案件很好查,我馬上幫你調出交易記錄便知。”
這時,李某就對畢某說:“我去上個廁所。”然后,民警就幫畢某打開手機查看交易記錄,發現畢某的銀行卡上20000元被其一個好友分四次轉走。畢某一看非常驚訝,這個轉走其20000元的好友竟是李某。民警立即叫畢某到廁所把李某叫過來,可是畢某到廁所卻發現李某已不見蹤影,馬上電話聯系也無人接聽。
李某有重大作案嫌疑,民警對立即對此案進行了偵查,畢某告訴民警,李某是非常好的朋友,交往六年中,畢某與李某成了無話不談的好友。李某還以其父親住院為由,向其借了26.5萬元錢。
畢某得知李某家境不好,就叫李某跟其后面干活。當天上午,畢某與李某在辦公室討論工作,畢某就將自己的手機放在了辦公桌上,討論好工作后,畢某就到工地上轉了一圈,回來后發現辦公桌上的手機不見了,而且手機是關機狀態。畢某就叫李某幫忙尋找,找遍了辦公室所有角落均沒有發現手機,正當畢某納悶時,卻發現手機竟出現在了自己已找過的文件箱上。畢某也沒有多想就拿起手機準備開機,發現手機竟然沒有電了。
下班后,畢某回家就將手機充電瀏覽微信,竟發現微信密碼被人改了。畢某通過微信安全中心將密碼找了回來,打開微信就收到信息,其微信綁定的銀行卡被人轉走了20000元。畢某思索了一下,覺得此事可能與李某有關,其微信支付密碼只有李某知道。于是,畢某就打電告訴李某:“今天其銀行卡被人通過微信盜刷了20000元。”李某聽后,馬上就叫畢某去報警,就出現了李某陪同畢某來派出所報警的一幕。
李某以為自己陪同畢某來報警,就不會懷疑到自己頭上,更不相信民警能夠查出此案,卻沒想到“掩耳盜鈴”自食其果。目前,此案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董文庭 新安晚報。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王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