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第一区,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在线中文字幕视频观看,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安徽網 ? 安徽新聞

安慶:一江清水向東流 滿城綠意入畫來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萬里長江此封喉,吳楚分疆第一州。”安慶,作為長江流經安徽的第一個城市,依水而建,緣水而興,境內長江岸線長度占全省1/3 以上,肩負著為長三角構筑生態屏障的政治責任。近年來,安慶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長江經濟帶發展“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精神,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正確把握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關系,堅持治氣、治水、治城、治山一體推進,為打造水清岸綠產業優的美麗長江經濟帶,探索出一條協同推進生態優先和綠色發展的“安慶路徑”。

緣水而興的安慶已成宜居宜業宜游之地。(圖片由石曉紅提供)

“一份法案”只為留住江豚微笑

記者在沿江西路港航碼頭見到胡師斌時,他正和安慶江豚巡護隊機動組幾名隊員一起,登上中國漁政快艇,進行日常巡護工作。

“我生在江邊,理應為保護長江生態盡一份力。”胡師斌是安徽省長江環保協會會長,他一直在為保護長江而奔走。2015 年11 月,安徽省長江環保協會成立。2017 年7 月,該協會在安慶市漁政部門支持下成立了安慶江豚巡護隊。

巡護隊不斷壯大,今年分為7 個組,對宿松縣至樅陽縣178公里長江岸線及水域進行日常巡護,協助漁政、公安、環保等部門打擊非法捕撈、非法采砂、污染環境等行為。

大觀區袁江村漁民張賢敏打了30 年漁,他說,長江哺育了安慶,安慶人怎能不愛長江?在“漁民上岸”政策實施后,他們村有十幾人加入了安慶江豚巡護隊,自己還有幸當上了巡護隊機動組組長。

今年8 月起,大觀區漁政執法部門在安慶市率先推行漁政執法智慧化建設。據安慶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徐家平介紹,該市在全省率先成立退捕漁民專業巡護隊的同時,通過推進漁政智能化建設,年底前可實現長江干流安慶段禁捕水域視頻監控全覆蓋。

江豚被稱作長江生態“活化石”,而長江安慶段一直是江豚的“樂園”。今年11 月23 日,《安慶市長江江豚保護條例》經安徽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審查批準,安慶市成為全國首個為保護單一瀕危物種啟動地方立法工作的市。為“留住長江的微笑”,安慶市實施了江豚保護區系統修復1 號工程。據安慶市生態環境局局長姜奎堂介紹,“一泊一策”“一口一策”“一船一策”整治通過省級驗收后,安慶省級江豚自然保護區申報工作(與池州聯合申報)也在有序推進。

整治后的石塘湖已成市民休閑網紅打卡地。(圖片由石曉紅提供)

“三道防線”共同守護水清岸綠

安慶,與水結緣,依水而建,緣水而興。2018 年8 月,隨著《全面打造水清岸綠產業優美麗長江(安慶)經濟帶“1515”方案》的出臺,安慶市在沿江1 公里、5 公里、15 公里構筑起了“三道防線”。

沿江1 公里范圍內,不達標重污染和危險化學品企業、不達標入河排污口、圍網養殖、黑臭水體等10 類問題陸續被治理。去年11 月4 日下午3 時許,矗立在長江岸邊高達30多米的煙囪和水塔轟然倒塌。頃刻間,這兩座廢置多年的建筑,被迎江經開區管委會成功爆破處置。這個地塊距離長江僅800 米。迎江經開區是安慶市唯一濱江臨港且整體在沿江5 公里范圍內的園區。2018 年以來,按照“1515”長江大保護方案及江豚保護區建設等要求,迎江經開區管委會摒棄了輕工紡織、機械制造兩大主導產業,以高端裝備制造為唯一主導產業、首位產業,推動園區產業轉型升級。

在安慶,沿江5 公里范圍內,不符合主體功能區規劃的開發行為被嚴控。沿江15 公里范圍內,也在持續優化產業結構、產城布局、環境基礎設施、岸線景觀。

安慶西門,隨著老碼頭的拆除,存在40多年、原位于江邊的碼頭和24條穿城而過的油氣管線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是生態復綠,成了沙漠洲生態公園。據安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潘江勝總工程師介紹,該市在聚焦打造長江文化精品的同時,為保留安慶石化的工業記憶,正在開展利用原石化碼頭、海員俱樂部等工業遺存,打造安慶市濱江ECD(油罐生態文化中心)。

站在主城區濱江觀光休閑平臺,憑欄遠眺,濱江岸線經過整治,已初步形成了10 余公里以江灘公園和生態濕地為主線的濱江景觀帶。

秦潭湖景色宜人。(圖片由石曉紅提供)

“一城活水”勾勒美好生態愿景

家住安慶的石曉紅是一位攝影愛好者,每逢雙休日,喜歡帶家人或好友拍康熙河景觀帶、秦潭湖公園等安慶美景。談起如今的石塘湖,石曉紅說,天水一色的自然美景與安慶新城天際線渾然一體,顯得格外漂亮。殊不知,2017年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指出:“安慶市備用水源石塘湖水質僅為IV 類,達不到飲用水水源地水質要求,相關治理工作嚴重滯后。”

為了治理石塘湖,安慶市一方面利用騰退的98 萬平方米精養魚塘打造湖心自然型生態濕地,形成了有地方特色的濱水空間景觀,成為新的網紅打卡地;另一方面,將取水口周邊退出的32.8 萬平方米精養魚塘建設成為帶狀人工濕地,建成兼具生態教育功能的人防主題公園。

“安慶市集165 公里長江、10 條流域面積300 平方公里以上河流、8 個大型天然湖泊、654 座水庫、約10 萬口塘壩于一域。”安慶市水利局局長胡友華說,作為水域大市,安慶市區擁有眾多天然河湖,水系發達。安慶市區10 處湖泊、46條河道的水面占規劃區總面積的25%。近年來,城市向東擴張,這些天然河湖水系也迎來了新生。

為保障城市水體循環流動,長期補給更新,安慶市在完善城區水系各項生態整治措施的同時,落實河湖長制,制定了《安慶市城區水系活水保質管理方法》。目前,東西向通過長江水源補給西小湖至“一湖九河”等,實現水流外循環;南北向通過石塘湖補給大寨河、康熙河等,實現水流內循環。

安慶市以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為抓手,開展城市水系治理,加強城市環境治理,通過持續推深做實河湖長制,努力推進人水和諧共生。一項項措施落地,河湖得到有效監管,城市水環境隨之改善,長江水生態同步提升。目前城區水系全部貫通,已形成以湖泊、長江為核心,城區各河道為紐帶的生態水網,構成“一城活水”的生態愿景,使城區河湖水系與人居環境成為有機的共存體。

康熙河畔呈現水清岸綠城靚美景。(圖片由石曉紅提供)

“一盤活棋”打造綠色發展樣板

安慶市堅持“全市一盤棋”,守住生態必須優先的“紅線”、生態環境整治必須到位的“底線”和發展必須綠色的“生命線”。2017 年起,安慶市率先在全省試點推進林長制改革,堅持護綠、增綠、管綠、用綠、活綠“五綠”并進,大力發展林業經濟,建成高效林業基地133萬畝,發展林下經濟185萬畝,生態優勢正轉化為經濟優勢。據安慶市林業局局長羅敏介紹,僅長江岸線復綠補綠就達1.2萬畝。

安慶市還統籌推進污染防治攻堅和“三大一強”專項攻堅行動。安慶市生態環境局局長姜奎堂介紹,該局推出生態環境“三優兩加強”服務,將生態環境議事廳和環保管家作為新形勢下服務“六穩”“六保”最佳契合點,通過組織專業技術力量現場“問診”,幫助企業確定污染治理路徑,指導環境問題整改。

全面落實企業污染防治主體責任,一大批工業企業通過環保能力提升,實現超低排放,全市工業企業污染投訴同比下降53.9%。安慶石化近5年投入環境治理資金超20億元,完善廢水和廢氣收集處理系統,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較“十二五”下降50%以上;安慶皖江發電在環保上投入11.7億元,打造全省首個超低排放發電機組;曙光化工投資50億元完成異地遷建,同步開展污水近零排放試點;華泰林漿紙投入1億多元改造臭氣收集處理系統。

通過整合監測資源,在全省率先建立空氣污染日歷系統和城市空氣質量預報預警系統,開展污染圖譜分析和環境預警工作,提升環境管理手段,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記者從安慶市生態環境局提供的“氣質”日歷中看到,目前安慶市城區空氣質量以綠色、黃色為主,整體“氣質”不錯。“安慶藍”已成為宜城最亮麗的風景。

此外,安慶市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優化產業結構,積極發展綠色經濟。主城區新能源汽車、化工新材料兩大首位產業已初步形成完整產業鏈。太湖功能膜新材料、安慶市高檔數控機床等一批新興產業也相繼實現集群發展。華茂集團新型紡紗智能化改造,華泰林漿紙、永恒動力等30 個項目綠色化改造正在積極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也在快馬加鞭。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 記者蔣六喬

相關閱讀

《安徽日報》報道安慶皖江中等專業學校抓黨建促發展先進事跡

12月7日,《安徽日報》第7版黨建欄目以整段落介紹了安慶皖江中等專業學校爭創特色黨建品牌,引領教師投身立德樹人事業,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的先進事跡。

2020祁門文旅推介會在安慶舉行

推介會最后,為了推廣祁門豐富的文旅資源和特色旅游產品,加強與安慶文旅屆的交流與合作,祁門縣牯牛降、歷溪、九龍池三家景區與安慶市自駕旅游協會進行了戰略簽約儀式,就資源共享、產品互推、客源互送等方面加強戰...

安慶警民攜手救助受傷獵隼

12月12日中午12時許,大觀區海口鎮村民張某某抱著一只盒子到轄區海口派出所報案稱:剛剛在其種地的水溝邊撿到一只受傷的“野雞”,送到派出所請求救助。

前11月安慶進出口總值超去年全年

今年1至11月,安慶市進出口總值125.5億元人民幣,超過去年全年進出口值,比去年同期增長18.8%。

安慶全年26萬余艘次船舶安全過境

12月15日,安慶海事局舉行新聞通報會,通報2020年美麗長江攻堅行動開展情況,轄區安全及搜救形勢。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扎囊县| 谢通门县| 碌曲县| 龙川县| 德兴市| 乌拉特后旗| 黄冈市| 沿河| 富民县| 曲松县| 鄂州市| 闵行区| 赤壁市| 五峰| 合川市| 平谷区| 尼玛县| 两当县| 巫山县| 灵台县| 亳州市| 莆田市| 越西县| 湘西| 集贤县| 樟树市| 哈尔滨市| 信丰县| 临西县| 松原市| 景宁| 汉沽区| 九龙坡区| 萝北县| 裕民县| 台州市| 平凉市| 江达县| 唐海县| 湖口县| 云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