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安徽工商登記后置審批事項從194 項壓減到137 項,為長三角審批事項最少省份;全省12315 累計接處消費投訴舉報咨詢200 多萬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近5 億元……12 月15 日,在省政府舉辦的美好安徽“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布會上,安徽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韓永生介紹了“十三五”期間我省市場監管改革發展有關情況。
全省實有各類市場主體580.38萬戶
“十三五”以來,我省企業開辦實現“一網通辦、全程網辦、一日辦結”,企業名稱自主申報登記制度全面實施,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手續大幅簡化,“證照分離”改革深入推進,“五十七證合一、一照一碼”改革全面推行,企業注銷“一網”服務全面實現,工業產品生產許可目錄由60 類壓減至10 類,工商登記后置審批事項從194 項壓減到137 項,成為長三角審批事項最少省份。
此外,2016 年至2019 年,全省市場主體戶數連續4 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年均增長率達20.29%。截至今年11 月底,全省實有各類市場主體580.38 萬戶,其中企業165.84 萬戶,分別比“十二五”末增長了110.34%和155.59%。
學校食堂“明廚亮灶”覆蓋率達98%
在持續改善市場消費環境方面,12315“五線合一”全面完成,全省12315 五年來累計接處消費投訴舉報咨詢200 多萬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近5 億元。累計召回缺陷消費品3897.63 萬件,全省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合格率從“十二五”末的93.14%提高到2019年的94.27%。
同時,食品安全追溯體系逐步建立,餐飲服務持證單位量化(風險)分級評定實現全覆蓋,學校食堂“明廚亮灶”覆蓋率達98%。在全國率先出臺省級特殊食品生產企業體系檢查管理辦法,農產品和食品抽檢量提前達到國家要求的4 批次/千人目標,食品安全抽檢合格率達到98%以上。
9868家進口冷鏈食品企業可追溯
11 月中旬以來,由安徽省市場監管局牽頭建立的“安徽省冷鏈食品追溯平臺”已完成測試調試,于12 月10 日上線試運行。根據要求,我省從事進口冷鏈食品進口貿易、生產加工、流通銷售、餐飲服務的生產經營者及第三方冷庫、儲備商品冷庫等相關服務提供者,必須應用“安徽冷鏈食品追溯平臺”,并完成注冊工作。
據悉,該平臺采取“首站賦碼、進出掃碼、一碼到底、掃碼查詢”的管理模式,與國家平臺全面對接,對進口冷鏈食品在我省流通開展追溯管理,從而實現“來源可溯,去向可追”。截至12月14 日,全省9868 家進口冷鏈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全部注冊上線。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 記者姚一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