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武王墩的考古發掘牽動著眾多考古專家的目光,也引發很多關于此墓的猜想。該墓葬的墓主會不會是楚國遷都壽春后的第一代王——楚考烈王?該墓葬被盜掘三次,遭遇嚴重破壞,還會不會像楚幽王墓葬那樣有數量驚人的文物出土?會不會有諸如楚大鼎這樣的國之重器被發現?而且該墓葬會不會像其他已經發掘的高規格戰國墓一樣,能出土比金銀器等珍寶更加珍貴的竹簡或木簡?
謎題
1
墓主會不會是楚國遷都壽春的第一代王?
從他處的楚墓葬制來看非常符合“王”的規格
“是楚考烈王的可能性非常大!”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在該墓葬的前期勘探中,呈“甲”字形的該墓葬長寬皆約47米,封土頂距墓底深約30米,且四周有臺階內收,臺階高1米,寬1米。墓室邊發現南北長149米,東西寬12.5米的大型長方形車馬坑。從墓葬的規格和陵園的布局,以及其他省份發現的楚墓葬制來看,非常符合“王”的規格。
既然是王,那么會是哪一位王?根據淮南史料記載,春秋中前期,魯成公七年(公元前584年)“州來”域名始見記載,是為淮南市境歷史上最早的地名。春秋晚期,蔡昭侯二十六年(公元前493年)蔡國遷入州來,此際市境大部分疆域屬蔡國。蔡國消亡后,市境屬于楚國?!妒酚洝酚涊d,“……二十二年,與諸侯共伐秦,不利而去。楚東徙都壽春,命曰郢。”又載:“五年,秦將王翦、蒙武遂破楚國,虜楚王負芻,滅楚名為郡云?!背钥剂彝醵辏ü?41年)遷都壽春以來,經歷了幽王悍、哀王猶、負芻四世王,至負芻五年(公元前223年),被秦國所滅。秦滅楚后,置九江郡壽春縣,市境屬之。
據參會的考古專家介紹,根據史料,哀王猶即位僅兩個月被殺,負芻被秦王俘虜,故此二王被依制下葬的可能性較小。排除哀王及負芻,符合楚王身份和地位墓葬遺存的主人,只有考烈王和幽王二位。武王墩墓葬現存封土規模,就其體量而言和被盜前的李三孤堆墓葬相當,甚至規模更大。而且1933年被軍閥盜掘的李三古堆出土文物近4000余件,時代明確、文化面貌清晰,不僅成為楚國晚期器物斷代的標準器,而且是迄今安徽發現的唯一可以確認的楚國國王墓,其墓主身份被認為就是楚幽王。武王墩被盜掘后追繳文物的等級,也說明了該墓葬絕非一般的貴族墓葬,所以該墓葬主的身份直指考烈王。
另外,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此次追繳的文物中,在一只青銅虎尾的銘文發現“阜平君”幾個字,據史料記載,阜平君是考烈王成王之前,在秦國當質子時的隨從。這似乎又將墓主的身份向前推進了一步,但該墓主人到底是不是楚烈王?還要等最后的謎底揭開。
謎題
2
該墓葬會不會出土像楚大鼎一樣的“重器”?
主墓室沒有被盜,可能會保存下大型青銅器
和目前的武王墩相距僅15公里的李三古堆楚幽王墓葬,不僅出土文物4000多件,而且僅青銅器就有700多件,其中安放于省博物館通高113厘米、口徑87厘米、重達200公斤的楚大鼎,不僅是省博的鎮館之寶,而且還是全國最大的圓鼎,2014年其還是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祭祀大鼎的原型。對于這樣一個國之重器,武王墩墓會不會也有?與會專家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
現場的專家表示,雖然武王墩被盜掘三次,盜掘了大量的文物,但根據被抓獲的盜墓分子交代,雖然他們利用現代的爆破擠壓技術,對墓室進行了破壞,但因為塌方等原因,未能進入主墓室,這可能會給一些重要文物的保存提供了有利條件。另外,戰國時期是青銅文化鼎盛階段,從已經發掘的高規格楚墓來看,都有大量的青銅器物。目前追繳的77件文物中,青銅器也占了很大一部分,不過都是相對較小物件。大的青銅器對于盜墓分子來說,盜取和運輸都很麻煩,所以如果該墓主真是考烈王的話,有大型青銅器的可能性很大,被盜走的可能也很小,期盼能有“重器”出土。
謎題
3
會不會有竹簡或木簡出土?
楚國葬制有陪葬竹木簡的習慣
雖然目前武王墩墓葬發掘只是對墓葬北側的封土堆進行了部分清理,但在前期的勘探中,勘探人員在墓葬棺槨等部位發現了竹席等殘存物。對于后期的墓葬發掘,會不會出現真正的竹席、絲織物等物品,考古人員也充滿期待?!安皇菦]有可能性,但這要看墓葬內部的具體環境條件?!币驗榻z織物和竹席等都是易腐蝕物品,一般情況歷經2000多年的滄桑歷史,保存下來會很難,但有時條件符合也能幸存,比如:1972年湖南長沙發現的西漢馬王堆辛追墓,雖然歷經2100多年的歷史,仍舊出土大量的高規格絲織物。
“不過,我們最希望能出土竹簡或木簡!”與會專家說,在全國目前發掘的楚國高規格墓葬來看,楚國的葬制有陪葬竹簡或木簡的習慣,如果該墓葬能出土竹簡或木簡,從某種意義說,比出土大量金銀器要重大的多,“因為文字的記載對于我們研究楚文化提供更加直接和明確的證據?!?/p>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王素英 文/攝 周繼龍/圖
全國著名考古專家齊聚淮南
為武王墩超級墓葬 考古發掘“把脈”
“從目前勘探的規模來看,該墓葬在同時期墓葬中非常罕見”“如果真能如預想的那么好,該墓葬出土的文物一定足夠驚人”“對于如此高規格的墓葬發掘,我們必須做好前期規劃,讓考古發掘和文物保護有機結合,為后面的利用做好鋪墊”……12月初,來自全國各地的近20名著名考古及文物保護專家齊聚淮南,在一睹武王墩墓葬真容的同時,更為即將全面展現在世人面前的超級大墓的進一步考古發掘“出謀劃策”。
考古界大咖都想一睹武王墩墓風采
12月3日,淮南武王墩墓考古發掘和保護專家咨詢會在淮南舉行。“此次咨詢會的目的,就是想利用各路專家的豐富考古發掘與文物保護經驗,為武王墩墓葬的下一步考古發掘做好充分準備?!笔∥奈锟脊叛芯克彼L宮希成表示。
據了解,此次到會的專家,除了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專家外,還有其他省份的多路專家,其中有很多專家曾經參加過一些著名墓葬的發掘。如來自江西省考古研究院的研究員楊軍,是南昌西漢海昏侯劉賀墓的發掘負責人。?;韬钅共粌H是中國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漢代列侯等級墓葬,而且還是2015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來自湖北荊州博物館的研究員賈漢青,是熊家冢的發掘負責人。據了解,位于荊門、宜昌兩市交界的熊家冢墓地是目前我國發現規模最大、保存最好、陵園分布最完整的楚國高等級貴族墓地,也是春秋戰國時期楚文化最高水平的杰出代表。來自浙江考古研究所的研究員田正標,是入圍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浙江安吉龍山大墓(越王墓)的發掘人。這些專家都有著豐富的考古發掘和文物保護經驗,借助這些專家的真知灼見,將能極大完善武王墩墓的發掘及保護方案,讓此次考古發掘力爭達到完美。
“甲”字形超級墓葬有大型陪葬車馬坑
據了解,淮南武王墩墓考古發掘是2020年國家文物局和安徽省文物局重點項目。2019年11月,國家文物局批復了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制的《安徽省淮南市武王墩墓葬考古工作方案》和《2019~2020年淮南市武王墩墓葬考古發掘計劃》, 2020年3月上旬正式啟動。
經過前期的勘探發現,該墓葬主墓墓葬為“甲”字形方坑豎穴墓,由墓壙、墓室、墓道、封土四部分組成。封土最高處約14米,墓壙邊長約46.8米,由墓室開口至槨室,有11級臺階。現已探明的武王墩墓四周有圍溝,平面近方形,圍溝范圍內即為武王墩墓之陵園。陵園內以武王墩為中心,不僅有大型車馬坑和一排南北排列的陪葬墓,在陵園內還發現長方形土坑20多處,分布密集,坑內有灰、紅色陶片及紅色漆皮和竹篾痕跡,專家猜測應為武王墩墓的陪葬坑或祭祀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