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去年7 月,宿松縣石某的兒子、王某的兒子因涉嫌詐騙被重慶市石柱縣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孩子犯事被抓后,石某、王某找人“疏通關系”,沒想到被冒充公務人員的劉某、林某騙去近20 萬元。11 月25日,劉某、林某被宿松警方抓獲,目前均因涉嫌詐騙被依法刑事拘留。
去年7 月,石某的兒子、王某的兒子因涉嫌詐騙被重慶市石柱縣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隨后,石某托朋友周某聯系到其在重慶市工作的朋友劉某。劉某在電話里表示,在重慶公檢法系統里,他有很多朋友,能幫忙給石某兒子辦理取保候審。
石某信以為真,邀約王某一起赴重慶找到劉某,劉某又將林某介紹給石某、王某認識,稱林某是重慶市某部門公務員,可以一起幫忙找關系,取保候審的事情能夠搞定,但要請人吃飯和送禮。
隨后,石某出面通過微信轉賬方式,向劉某、林某支付了三萬元費用,后來,劉某、林某多次以送禮、請人吃飯等為由,向石某索要費用。石某又以微信轉賬、銀行卡轉賬等方式,向劉某、林某支付了16萬多元現金。
今年10 月13 日,石某兒子、王某兒子因犯詐騙罪被重慶市石柱縣人民法院判刑。發現自己被騙,10 月15日上午,石某、王某到宿松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報案。
宿松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根據石某、王某提供的線索,通過深入調查,了解到劉某、林某都在重慶當地企業打工,林某非公務員身份,近20 萬元現金都被兩人用于吃喝玩樂了,并沒有去“疏通關系”。
11 月25 日,辦案民警遠赴重慶市開展抓捕工作,成功將劉某、林某抓獲。到案后,劉某、林某均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目前,兩人因涉嫌詐騙被宿松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孫春旺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蔣六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