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020年11月1日,宿州市埇橋區發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致一死一傷。12月3日早上,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從宿州埇橋警方獲悉:宿州市公安局埇橋分局在安徽省公安廳、宿州市公安局指導下,經過大量工作,于11月29日6時許,在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將犯罪嫌疑人江某抓獲歸案。
突發命案 民房內一死一傷
2020年11月1日下午6時,宿州市公安局埇橋分局永安派出所接報警,轄區雙戴村代某家中發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民警第一時間出警趕到現場,發現一名女性傷重倒地,經現場醫護人員檢查,確定該女性已無生命體征,另一名受傷男性被送醫救治,經搶救脫離生命危險。民警立即上報案情,同時組織現場警力進行警戒,詢問現場群眾,初步固定證據及搜索涉案嫌疑人。
案發后,省、市、區三級公安機關高度重視,立即啟動命案偵破機制,從宿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埇橋分局刑警大隊及其他相關部門抽調多警種,成立“11.1”命案專案組,全力偵破此案。專案組圍繞受害人開展摸排走訪工作,鎖定江某有重大作案嫌疑。
通過勘查,專案組發現,案發現場周邊的山林、廢棄房屋較多,公共錄像條件差,給嫌疑人潛逃藏身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翻山越嶺 踏破“鐵鞋”誓尋蹤
為盡早破案,消除社會影響,專案組調集警力,在江某有可能逃竄的方向設卡堵截,對案發地及周邊順河鄉、符離鎮、夾溝鎮、灰古鎮的山林、廢棄房屋、大棚、涵洞等重點區域進行地毯式搜查。安徽省公安廳從各地抽調警犬協助搜查。
同時,專案組借助微博、微信平臺發布懸賞通告,線下同步印發張貼,向群眾廣泛征集線索。
江某一日不歸案,危險就如影隨形。搜捕警力24小時吃住在一線,翻山越嶺,不少警員們的鞋襪磨破,腳上的水泡起了又被踩破,江某一日不落網,他們就時時不敢歇息。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江某如同人間蒸發,專案組四處搜尋仍一無所獲。懸賞通告的金額從5萬、10萬追加到20萬,群眾提供的數條線索也都被專案組一一查否。江某到底藏在了哪里?懷著這樣的疑問,案件一時陷入了僵局。
峰回路轉 三省流竄難逃天網
專案組及時轉變思路,認為江某很有可能已經逃出埇橋區。此前,民警在走訪中了解到,江某曾在江蘇南京、山東棗莊等地務工,對前往兩地的路線頗為熟悉。江某有可能會在逃亡時選擇這兩個地方作為落腳點嗎?專案組派出偵查員分別前往兩地,在江某打過工的地點附近開展調查。
11月27日,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傳來,偵查員在山東省滕州市,發現了江某的活動軌跡。專案組當即趕赴滕州開展工作,組成10個偵查小組,每組3至4名警力,24小時不眠不休,調取江某近期出沒路段的公共視頻,各組交替追查。
經過兩天兩夜不間斷的工作,偵查人員最終鎖定犯罪嫌疑人江某現在微山縣魯橋鎮!專案組立即部署警力在魯橋鎮各個出入口進行守候,于11月29日早上6時許,在微山縣魯橋鎮白馬河橋附近將嫌疑人江某抓獲歸案,當日上午11時許,江某被押解回宿。至此,“11.1”命案宣布告破。
經查,犯罪嫌疑人江某,41歲,宿州市埇橋區符離鎮人。
經審訊,江某對其殺害沈某及捅傷代某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江某供述,案發后他乘公共汽車去往江蘇徐州,后又徒步走到山東省棗莊市,在棗莊盜竊了一輛共享電動車后,騎行逃至魯橋鎮。
在逃亡期間,為了躲避抓捕,江某白天睡在小樹林、涵洞中,餓了便到小吃店買些東西充饑,夜晚則出來繼續逃竄。
目前,犯罪嫌疑人江某已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趙明玉 許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