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在安慶市12月2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安慶一大批歷史建筑和文物古跡經修復已成為安慶旅游“網紅”打卡地標。
五年來,安慶市聚焦打造長江文化精品,名城保護扎實有效推進。高度重視和精心呵護安慶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這張名片,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長江文化,加快推進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街區保護,讓城市留住記憶,讓百姓記住鄉愁。
截止目前,桐城市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正待國務院審查批準公布。成功申報2個國家特色小鎮(岳西縣溫泉鎮和懷寧縣石牌鎮);成功申報9個國家傳統村落、17個省級傳統村落,共爭取傳統村落保護資金2700萬元。
“十三五”期間,累計投資1.75億元,用于修繕和保護歷史建筑,同時對歷史建筑周邊的城市基礎設施進行改建和完善。先后修復了世太史第(趙樸初故居)、安徽省勸業場、南關清真寺、古譙樓、天主堂、江西會館、振風塔、太平天國英王府等21處歷史建筑和文物古跡。先后完成了倒扒獅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范圍內的背街后巷整治工程,推進人民路以南歷史文化街區連片保護性利用,將街區打造成“老安慶的記憶地,新安慶的會客廳”,已成為安慶旅游“網紅”打卡地標。同時,積極推進大觀亭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性開發。為保留安慶石化的工業記憶,正在開展利用原石化碼頭、海員俱樂部、儲油罐、輸油管等工業遺存,打造安慶市濱江ECD(油罐生態文化中心)。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蔣六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