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11月22日,記者從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近期,市場監管部門組織抽檢食用農產品、豆制品、糧食加工品、肉制品、乳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等6類食品621批次樣品。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618批次、不合格樣品3批次,不合格樣品涉及農獸藥殘留問題。
宿州市開發區關力量精品蔬菜批發部銷售的韭菜,腐霉利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機構為合肥海關技術中心。宿州市開發區趙德輝蔬菜批發門市部銷售的豇豆,阿維菌素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機構為青島市華測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合肥市肥東縣小鯊魚生鮮批發部銷售的鳳尾蝦,呋喃唑酮代謝物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機構為山東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
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食品,省市場監管局已責成相關市級市場監管部門依法予以查處。宿州、合肥等市場監管部門已督促食用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查清進貨渠道、產地等信息并向相關部門報告,食用農產品銷售者對不合格產品立即采取停止銷售等措施控制風險。以上市級市場監管部門自通告發布之日起3個月內完成核查處置并向社會公布處置結果。調查中發現涉及其他部門職責的,應當將有關信息通報相關職能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