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1月16日14時許,六安市藍天救援隊發起人陶成誠、六安市藍天救援隊水上救援組組長黃先紅,進行深潛訓練時不幸遇難。在同事和朋友眼中,陶成誠變賣寶馬車、最先拿出100多萬元給隊里的行為至今讓人難忘;在妻子眼中,陶成誠喜歡幫助別人,外出執行搜救任務,很少提及行動危險性;在隊員們眼中,陶成誠是一馬當先的“老貓”(陶成誠的藍天救援隊ID),從最開始的水上搜救到陸地訓練,再到拓展深潛搜救,陶成誠一直在努力提升隊員和隊伍的搜救能力。
意外 兩名隊員深潛訓練時遇難
11 月16 日下午,在六安市裕安區獨山鎮虎頭潭二道壩水域,六安市藍天救援隊兩名隊員在進行深潛訓練時發生意外,被救上岸后已經沒有了生命跡象。遇難的兩人為六安市藍天救援隊隊長陶成誠和該救援隊水上搜救組組長黃先紅。
左邊:陶成誠;右邊:黃先紅
“獨山鎮虎頭潭二道壩水域水深有10 米左右,我們此前也在這里開展過救援任務,也考察過,比較適合做深潛訓練。”六安市藍天救援隊秘書長柴灝告訴記者,因為有些救援任務需要隊員潛入水底,所以會選一些合適的地方,專門鍛煉隊員深潛的能力。
六安市藍天救援隊日常訓練。
“誰都沒想到會出現這場意外,太令人惋惜了。”柴灝告訴記者,包括陶成誠和黃先紅在內,16日下午共有5 人在事發地點開展訓練,現場人員發現他們兩個出現緊急情況后,立刻進行了緊急救援,但最終沒能挽回他們的生命。
“他們背著的氧氣罐一般情況下可供使用一個半小時,把他們打撈上來的時候,氧氣罐里氣體幾乎都沒有了。”柴灝說。
悲痛 他最后一通電話是“報喜”
“中午我們還通了電話,哪里會想到下午就出事了。”11 月17 日,記者采訪到陶成誠的妻子趙雪梅,因丈夫的離去,她陷入深深的悲痛中。趙雪梅告訴記者,在她眼中,丈夫陶成誠是一個很熱心的人,喜歡幫助別人,對六安市藍天救援隊傾注了很多心血,“救援隊剛組建那會,他帶著隊員們訓練,我就常給他們送盒飯,一送就是幾十份,這些我都是支持的。”
“他(陶成誠)從不在家人面前提行動危險,有時候飯沒吃完,就出去參加救援行動了。”說到這里,趙雪梅頓了一下,家里還有一個正在上小學的兒子,孩子只知道爸爸不回來了,可能還不知道爸爸永遠都不在了。“最后一通電話,老公還在電話中提到兒子的英語成績,他很高興地說兒子的英語進步了。”趙雪梅說,丈夫陶成誠也是皖西衛生職業學院的外科臨床教師,他一有時間就給孩子輔導英語,慢慢地,孩子的英語成績上來了,最近的一次英語考試考了95分,這讓丈夫很高興。
感念 群眾特意趕來送最后一程
趙靖是陶成誠的同事,她告訴記者,2018 年1 月,她的姥姥從家里走失,“我知道老陶是藍天救援隊隊長,就打電話請他幫忙,他一下子就答應了要幫忙尋找。”
“那個時候剛好下了大雪,我們家屬跟著藍天救援隊隊員一起,尋找了好幾天。”趙靖說,爛尾樓、廢舊小區、水溝等這些老人可能棲身的地方,他們都找了個遍,隊員們滑倒、摔跤的事常發生。同樣是2018 年1 月,六安市金安區的耿女士發現丈夫幾天未歸家,警方介入后發現其可能掉進當地一條河中,之后六安市藍天救援隊開始在相關水域進行打撈。“很感謝藍天救援隊十多天的辛苦付出,幫忙找到了丈夫的遺體,讓他入土為安。”耿女士說,雖然那次與陶成誠只見過一次面,但是對他印象深刻,在朋友圈看到他去世的消息很是震驚,17 日上午就讓孩子前來吊唁,當天下午自己又來到現場,為陶成誠送最后一程。
記者現場注意到,17 日上午,當地有很多曾經受到過陶成誠、黃先紅幫助,或感動于他們事跡的群眾,自發前來為他們吊唁。
追憶 他說想多做些有意義的事
記者了解到,六安市藍天救援隊由陶成誠于2015 年發起成立,5 年來,陶成誠率隊執行過多次重大救援任務,足跡遍布六安、合肥各地,甚至作為醫療隊員遠赴老撾執行任務。
2018年,陶成誠在老撾執行任務。
“我們在一起共事多年,一直從事臨床醫學教學工作,陶成誠不僅是一位優秀的臨床外科老師,也是一位優秀的醫生。”昨天,皖西衛生職業學院的多位教師前來悼念,其中就有陶成誠的多年老友及同事曹志國老師,他向記者介紹了一些情況。
“2015 年,我和老陶一起獲得了安徽省紅十字會救護員培訓師證書,后來又一起做急救常識培訓。”曹志國介紹,也就是在這個過程中,陶成誠決定在六安組建藍天救援隊。據曹志國介紹,六安市藍天救援隊起步時比較艱難,需要投入很多精力和資金,“他第一年就投入100 多萬元,甚至把自己的寶馬車都賣掉了”。
5 年來,六安市藍天救援隊從最開始的1 名隊員和40 多名志愿者,逐漸壯大到現在的70 多名隊員和近200 名志愿者。“他作為隊長一直身先士卒,有任務就帶頭上。”柴灝說。
“今年合肥廬江縣同大鎮石大圩決堤,他就在現場參加了救援。”六安市藍天救援隊隊員吳菊說,今年夏季汛期,六安市多地出現險情,陶成誠幾乎都去救援過,“有些地方出現管涌險情,他都自告奮勇去堵漏”。
不僅如此,在2018年的時候,陶成誠還和另外兩名隊員參與到一場跨國救援當中。當年7月,老撾東南部地區的阿速坡省境內,一處水電站項目的大壩發生潰壩,洪水涌入多個村莊,造成多人傷亡。陶成誠作為安徽藍天救援隊共九名專業技術隊員之一,為當地280 多位災民提供醫療救治。
在吳菊的手機中,至今仍保存著當時參與救援行動的一些照片,這些照片中不乏陶成誠的身影,有在給災民做清創手術的、有在給災民檢查身體的……一張張照片令人動容。
曹志國說,他至今仍記著陶成誠說過的話,“換一種活法,多做些有意義的事。”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 記者王吉祥魏鑫鑫
□同行悼念
驚聞老貓兄弟突然離去,心中悲痛萬分,往事一幕幕涌現心頭,連夜驅車趕往六安,只希望能送兄弟最后一程。早就在隊長群里彼此相識,一直沒有深交,直到2018 年一起代表藍天救援去馬來西亞的公益團隊交流,一路談公益的發展,談理想,談情懷,才發現你是那么純粹的人。
后來慢慢地接觸就多了,一起在救援現場并肩作戰,一起在訓練場上咬牙堅持,六安的救援任務比較多,經常給你打電話不是在救援就是在救援的路上,每次匆匆地掛電話之前總是不忘彼此叮囑一句,注意安全。
國慶期間來到六安,看到六安的隊伍在你的領導下,一切欣欣向榮,由衷地為你感到驕傲,相約今年的隊長會議兄弟們一起相聚在六安,卻不曾想到,第一樁大事居然是你的葬禮,老天爺為什么這么會開玩笑呢?
兄弟,太突然了,我們真的接受不了,我們的公益夢,藍天夢,還沒有完成呢,你就走了,你舍得嗎?淚目送兄弟,唯有道一聲:兄弟!一路走好!蘇琴(合肥市藍天救援隊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