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1 月8 日,2020 年安徽省百強企業發布會在銅陵召開。有關機構確認,以2019 年營業收入為標準,確定了安徽企業綜合100 強和制造業、服務業企業100 強。排序顯示,安徽大企業“鐵三角”格局未變:安徽海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銅陵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馬鋼(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位列排序前三位。
入圍門檻提至47億元
2019 年安徽百強企業經營收入、資產總額、所有者權益等企業經營規模指標均不同程度增長。今年的安徽百強入圍門檻提高到47億元,較上年的40.34億元,提高了16.5%。營業收入再次突破2萬億元,達2.29萬億元,比上年增長8.95%。達到百億的企業多達57 家,比上年增加17 家。百強企業所有者權益總量達9565.67 億元,比上年增長10.99%;其中過1000 億元的企業1 家,過100 億元的企業21 家,同比增加5 家。所有者權益最高的海螺集團達1513.96 億元,增長率為21.2%;第二名安徽交通控股900.55 億元,增長率為6.53%。百強前20 名企業所有者權益為5741.65億元,占百強企業的60.02%。
值得一提的是,2019 年安徽百強人均勞動效率增長較大,人均營業收入較上年增長8.9%,轉型升級效果日益顯現。以上數據表明,在2019 年國內外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我省大企業逆勢上揚,顯示出較強的抗風險能力和旺盛的發展活力。
百強中僅有5家虧損
2019 年安徽百強納稅總額繼續增長,達1331.12 億元,較上年增長2.81%,占全省財政收入5710 億元的23.31%,比上年提高了3.43個百分點。
從利潤情況看,2019 年安徽百強95%以上企業均盈利,只有5 家企業虧損;百強企業凈利潤再次突破千億元,達1023.39 億元,但受市場影響,較上年下降3.72%。從納稅和利潤情況看,安徽大企業對國民經濟的帶動和支撐作用非常顯著,作出重要社會貢獻。
海外投入增長較大
在國際貿易摩擦加劇的2019年,安徽百強企業海外業務繼續開疆拓土,特別是海外投入增長較大。2019年安徽百強企業中有45家企業反映有海外資產、海外收入和員工,比上年增加2家。45家企業海外資產742億元,同比增長9.55%;海外收入797.9億元,同比增長0.25%;海外員工25212人,同比增長4.08%。銅陵有色以175.66億元的海外資產位居第一,海螺以133.38億元的海外資產位居第二,中鼎以100.55億元資產位居第三。海外收入超10億元的企業有17家,超50億元的有2家;銅陵有色以91.52億元的海外收入位居第一,合肥晶澳、美的合肥公司分別以50.24億元和44.12億元的海外收入,位居第二和第三。
合肥入榜企業占半
百強中合肥市入榜數為56 家,其后依次為蕪湖市8 家、銅陵市和滁州市各6 家、馬鞍山市5 家、安慶市4 家、阜陽和宣城市各3 家,其他市也都有1~2 家企業入榜。值得注意的是,2019 年百強企業中,合肥、安慶、蚌埠、淮南、淮北、馬鞍山、宣城等7 個城市的凈利潤出現負增長,但池州增長642.93%,滁州增長27.92%,銅陵增長22.32%,六安增長26.12%,宿州市也扭虧為盈。
從產業來看,安徽百強行業分布仍以制造業為主,其企業個數、營業收入等幾項指標占比均超過50%以上,在研發費用投入上更是超出80%。服務業入榜企業數、營業收入、資產總額、所有者權益、研發費用投入,在百強企業中占比都有提升。以服務業前50 強為例,營業收入較上年提升24.8%,納稅總額提升31.9%。服務業發展速度和質量均有較大幅度提升。
另外,此次安徽百強中國有企業仍占大頭,企業戶數51 家,主要指標占比中,除海外員工、研發費用占比略低于60%外,其余均在60%以上;尤其是納稅額不但正增長,而且占比超過80%。國有企業仍然是經濟發展的主力軍。民營企業進入安徽百強隊伍呈逐年增長趨勢,2019 年增長2 家,達49 家。各項指標在百強企業占比也呈逐年加大趨勢,營業收入占比接近40%,海外員工、研發費用占比接近50%,而海外收入和海外資產的增長幅度遠大于國有企業,增幅分別達到37.72%和15.6%。民營企業在國內國際雙循環格局中發揮著重大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王春梅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余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