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第一区,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在线中文字幕视频观看,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安徽網(wǎng) ? 安徽新聞

安徽籍新聞史學家寧樹藩誕辰100周年:他把學術看得很重,把榮譽看得很輕

滿頭白發(fā),臉帶微笑,端坐于書堆之中,是生前寧樹藩留下的一張珍貴照片。

晚年時期的寧樹藩先生。本文圖片由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提供

1920年出生于安徽青陽書香門第,幼承舊學,青年轉向西學,1949年在上海參加革命,1949年11月到復旦大學,在新聞教育戰(zhàn)線耕耘60余載——寧樹藩被公認為國內(nèi)新聞學界的泰斗、中國新聞學史論研究的開拓者、上海社科大師。

今年是寧樹藩誕辰100周年。10月30日,紀念寧樹藩先生誕辰100周年座談會在復旦大學新聞學院舉行。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表示,正因為有寧樹藩先生這樣的大師以身作則、行為世范,一代代接力傳承,才有了復旦新聞的今天。

“寧樹藩先生的一生,是嚴謹治學、純粹向學的一生,是求新不止、求索不倦的一生,是樂為人梯、教澤綿長的一生。他的學識與風范、人品和功業(yè),值得我們每個人稱頌敬仰、繼承發(fā)揚。”

紀念寧樹藩先生誕辰100周年座談會在復旦大學新聞學院舉行

治學嚴謹,秉持“言必有據(jù)”

寧樹藩的學術貢獻,最為人熟知的就是在1982年,他在國內(nèi)首提出“新聞是一種信息”,對陸定一的新聞“報道觀”進行了修正,考慮到當時的歷史背景,這是相當不容易的。

他進入新聞學領域是半路出家:當時他在復旦大學教授政治課,在一次課上,他請新聞系系主任王中作報告。報告結束后倆人聊天,寧樹藩給王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就說新聞系缺乏從事現(xiàn)代新聞史方面的老師,想請他過去。就這樣,寧樹藩走上了新聞史研究的道路。

寧樹藩先生在新聞學院80周年紀念日上

在剛進入新聞系一年后,寧樹藩就寫出了相當有專業(yè)水準的論文,得到學界前輩的注意。此后,寧樹藩參與編寫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新聞事業(yè)史》以及《辭海》中國新聞史條目的撰寫,并且不斷對新聞理論進行探索,提出“新聞是信息”、“新聞史研究的本體意識”等學術觀念。

女兒寧晨云回憶,父親治學嚴謹,極其注重史料的收集,秉持“言必有據(jù)”的原則,常獨自乘一個多小時的公交車,從上海東北角的復旦大學到西南角的徐家匯藏書樓尋找舊書文獻。每次走過路過舊書店、舊書攤,他也一定不會錯過,哪怕出差到外地開會,也要到當?shù)貓D書館找資料。“每找到一份重要學術資料,他都會高興半天。這是他最幸福的時候。”

寧樹藩,拍攝于1999年12月31日

她心中的父親是一個親切隨和的人,經(jīng)常把研究生叫到家里來上課,就像一家人一樣。上世紀八十年代,登門受業(yè)的學生常在寧家布置好桌椅、燒上一壺開水,在學習之余一起品嘗他喜愛的安徽茶,培養(yǎng)了學生,也培養(yǎng)出了一批茶客。如果他因公事外出,幾位學生就留在家里繼續(xù)討論,事畢自覺把屋子收拾整齊,再鎖門離開。

寧樹藩把學生和學術看得很重,卻把榮譽看得很輕。晚年,他獲頒“范敬宜新聞教育獎”、新聞傳播學國家學會獎“卓越學術獎”和“終身成就獎”等許多重量級獎項,對此他欣然接受,也淡然處之。

“父親總是笑呵呵的。在他眼里,沒有什么不得了的東西,他是典型的知足常樂。即使年事已高,他卻仍兢兢業(yè)業(yè)、沒有絲毫懈怠,以至于家政阿姨總說,寧老師怎么這么賣力啦,就像人家考大學一樣!”正是憑借這份鉆研精神,寧樹藩晚年仍筆耕不輟,作出《中國地區(qū)比較新聞史》等重要學術成就。

寧樹藩先生與夫人在家中

對學問充滿愛與激情

在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后輩黃瑚看來,寧樹藩做了一輩子教學、科研,時間近乎百分之百用在了工作上。改革開放后,新聞學研究處于“百廢俱興”的狀態(tài),在這方面,寧老師積極參與新聞學基本問題的討論,提出具有獨特見解的觀點。

上世紀80年代后,隨著中國新聞學迎來春天,寧老也步入晚年,不過他還是像年輕人一樣不斷學習、不斷探索和解決新問題,也迎來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候。

“當時寧老師年事已高,但他語速比我還快,他在學術上依然保持著深入思考的習慣,思維敏捷。”黃瑚認為,寧老師跟大多數(shù)人做學問最大的不同,就是充滿愛與激情。他從不覺得疲倦。只要你跟他談學問,他勁頭就來了,談別的都不感興趣。

寧老雖然著作不多,但就像孔子“述而不著”,晚年主要是教育學生,花了很多時間。“記得老師晚年,我們到他家里跟他討論學術問題,他比我們還激動,聲音也很響亮,不舍得我們走。”

寧樹藩先生與學生在一起(右一陸曄、右三秦紹德)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陸曄是寧樹藩的學生,她心中的寧先生好客、謙虛,時常會在交流中轉過頭來問問晚輩后學的意見。“偶爾,先生也會講起書齋里清雅的趣聞。記得他曾經(jīng)說起過中文系,某位大學問家家里書房的各類典籍并不是按照內(nèi)容歸類,而是按照書籍的高低排列,整整齊齊,像士兵一樣,說完先生哈哈大笑。”

“我一直覺得,寧先生這樣天真、單純、慷慨、善良的人一定能活到100歲。”陸曄表示。令她記憶猶新的是曾經(jīng)某個秋天,遇到丁淦林先生和寧樹藩先生從學院開完會回去。她想叫個出租車送兩人回去,但二老堅持不肯。他們說習慣了,坐133路,一部頭很方便的。“到現(xiàn)在都還清晰地能夠看到丁先生攙扶著寧先生,走出邯鄲路的校門,滿身都是夕陽的金黃。”

傳承大師精神,堅守理想追求

上海是哲學社會科學重鎮(zhèn),在全國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一直以來,上海社會科學界群星璀璨、名家輩出,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也是上海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蘊之所在。

2018年5月14日,上海市社聯(lián)公布了首批“上海社科大師”人選名單,陳望道、賈植芳、陸谷孫等68位社會科學界已故著名學者當選,寧樹藩也是其中一位。

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副主席解超認為,紀念寧樹藩先生,就是要學習他篤定理想、堅定信念,始終保持求真務實的學術品格。在寧先生的學術生涯中,無論環(huán)境如何,他始終堅守崇高的理想追求,保持堅定信念,彰顯老一輩學人的精神風范。

寧樹藩先生與秦紹德

復旦大學原黨委書記秦紹德亦師從寧樹藩,他在追憶恩師時表示,寧先生掛在嘴上最多的是“規(guī)律”二字。他心無旁騖地投身于中國新聞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律的研究中。為了揭示規(guī)律,寧樹藩贊成將中外新聞史進行比較,他認為規(guī)律不分國界,但是各國有各國的特性,所以應將共性和個性統(tǒng)一起來,不贊成為研究而研究。

寧樹藩注重求真務實,即腳踏實地地從事科學研究工作,從不把學術研究作為謀求名利的敲門磚,也從不做“動嘴不動手”的項目領頭人。在中國地區(qū)比較新聞史的項目中,他親自策劃、邀請同仁參與、外出調研、修改初稿并撰寫導論的重要部分,每時每刻都在思考學術問題,并且付諸實踐行動。一生投身科研,不為名利。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院長米博華表示,寧樹藩是國內(nèi)新聞教育戰(zhàn)線令人景仰的一代楷模,是新聞學術領域成就卓著的名家。寧先生視新聞教育與學術研究如生命,把一生獻給了新聞事業(yè)和新聞教育事業(yè),培養(yǎng)了眾多優(yōu)秀人才。

“他為我們留下了一筆寶貴的學術財富和精神財富,紀念這位中國新聞史大師,就是要把這筆精神財富繼續(xù)傳承,讓一代又一代的復旦新聞人在老師的恩澤中接力前行。”

澎湃新聞記者 范佳來

相關閱讀

央視新聞周刊:國內(nèi)為什么沒發(fā)生第二波疫情?

央視新聞11月1日報道,幾乎是在上個周末兩天的時間里,喀什地區(qū)新增了138例的無癥狀感染者,大家的心似乎一下子又緊了起來,不過在之后短短的四天之內(nèi),喀什地區(qū)完成了470多萬人的核酸檢測,疫情在一定程度內(nèi)控制在...

俄總統(tǒng):中國仍是世界經(jīng)濟發(fā)展的驅動力

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近日在主題為“俄羅斯在召喚”的年度投資論壇上說,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包括發(fā)達國家在內(nèi)的世界很多國家經(jīng)濟都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衰退,而中國經(jīng)濟則實現(xiàn)了顯著增長,中國仍是世界經(jīng)濟發(fā)展的驅動力。

“一次具有全局性、歷史性意義的重要會議”——中共中央舉行新聞發(fā)布會解讀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韓文秀說,規(guī)劃《建議》把“十四五”發(fā)展作為重點,同時對2035年遠景目標進行展望

“一次具有全局性、歷史性意義的重要會議”——中共中央舉行新聞發(fā)布會解讀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韓文秀說,規(guī)劃《建議》把“十四五”發(fā)展作為重點,同時對2035年遠景目標進行展望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杭州市| 太白县| 长泰县| 大悟县| 韶关市| 梓潼县| 东平县| 敖汉旗| 巴马| 怀集县| 北安市| 县级市| 宜城市| 申扎县| 峡江县| 锦屏县| 丹东市| 中江县| 邯郸县| 林西县| 曲阜市| 吉首市| 临澧县| 莱西市| 水富县| 涟水县| 郎溪县| 三原县| 高邑县| 通州区| 怀柔区| 甘洛县| 奉节县| 荣成市| 济阳县| 岑溪市| 阿拉善右旗| 黑水县| 望都县| 芜湖市| 余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