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021年高考網上報名將于10月23日至29日啟動。雖然是常規工作,不過此次對學籍、資格審核等特別提出要求,防止學籍作弊等影響高考公平情況的發生。
有五類人員不得參加報名
據悉, 2021 年高考網上報名時段為 2020 年 10月 23 日至 29 日。根據規定,不具有我省戶籍的隨遷子女,在我省具有高中階段 3 年完整學籍并有相應學習經歷,可在學籍地參加高考。相關考生不得在“流入”和“流出”兩地同時參加高考報名。不符合我省報考條件的考生應回流出地報考。
有五類人員不得參加報名,包括具有高等學歷教育資格的高校在校生,或已被高校錄取并保留入學資格的學生;高中非應屆畢業的在校生;高級中等教育階段非應屆畢業年份以弄虛作假手段報名并違規參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試的應屆畢業生;因違反國家教育考試規定,被給予暫停參加高校招生考試處理且在停考期內的人員;因觸犯刑法已被有關部門采取強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參加 2021 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的考生必須在統一時段報名,包括普通文理科、藝術類、體育類、保送生(含優秀運動員保送)、運動訓練、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招生、殘疾考生單獨招生、職教師資班、高職院校分類考試、應用型本科對口招生、港澳高校招生等所有類型考生。報考藝術類的考生須同時進行藝術類專業課統考報名、繳費。繳費時間截止到 2020 年 10 月 30 日。繳費完成后方可取得藝術類專業課統考資格。
應歷屆考生逐一登記備查
今年學籍造假取得高考資格的事件引發了社會對高考學籍安全的關注。我省在高考報名中也加強了學籍、報考資格等條件的審核。通過偽造證件、證明、檔案及其他材料獲得考試資格、加分資格和考試成績的,將認定相關考生實施了考試作弊行為。
據悉, 2021 年應屆高中(含中職)畢業生由其學籍所屬學校統一辦理集體報名手續;歷屆高中(含中職)畢業生、同等學力人員到戶籍所在市、縣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名點報名,或在原高中階段學籍學校報名。各報名點須嚴格審查考生屆別并分應、歷屆逐一登記造冊備查。在上一年度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報名中發生批量違規報名的學校,今年不得設為報名點。為了防止“高考移民”,對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考生,今年重點審查考生學籍、實際就讀情況,結合相關部門材料審查家長穩定就業、穩定住所和社保繳納等情況。
考生報名時須交驗戶口本、第二代居民身份證等相關材料。歷屆高中(含中職)畢業生還須提供高中(含中職)畢業證書;退役士兵須提供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出具的《安徽省退役士兵安置方式證明》。外國僑民,持公安機關簽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可在居住地招生考試機構申請報名。
藝術、體育類考生文化考試報名辦法與文理科相同。藝術類專業課省統考報名與文化考試報名同時進行。選報藝術、體育類考生可參加文化課考試和相應專業課考試,填報志愿時可以兼報文史或理工類;選報文史或理工類考生不能參加藝術類和體育類專業課考試,填報志愿時也不能兼報藝術或體育類。報名參加省外院校藝術類專業課校考的考生,須先參加我省對應藝術類模塊統考并達到省統考專業合格線,否則,其校考合格不能作為錄取投檔的依據。中職畢業學生既可以選報普通文理科、藝術類、體育類文化課考試和相應專業課考試,也可以參加應用型本科對口招收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相關考試。
六大加分項目明年不會變
我省自 2022 年起將取消兩項地方性加分項目,但 2021 年的加分項目依然保持不變,一共有六項,最高可以加 20 分。
據悉,全國性加分項目共 4 項,分別為“烈士子女”加 20 分; “在服役期間榮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戰區(原大軍區)以上單位授予榮譽稱號的退役軍人”加 20 分; “自主就業的退役士兵”加 10 分; “歸僑、華僑子女、歸僑子女和臺灣省籍考生(含臺灣戶籍考生)”加 10 分。
地方性加分項目 2 項: “僑眷、港澳同胞及其眷屬”【即全國性加分項目“歸僑、華僑子女、歸僑子女和臺灣省籍考生(含臺灣戶籍考生)”以外的“僑眷和港澳同胞及其眷屬”】加 5 分; “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少數民族考生”加 5 分。地方性加分項目僅適用于我省省屬高校招生。
此外,我省高考錄取時還有優先錄取項目、政策優待項目,這些項目均是依據教育部及相關部委文件設定。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張曉嶸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