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今年8月,涇縣警方接轄區居民方女士報警稱,其位于涇縣涇川鎮某小區的住宅遭人入室盜竊。涇縣警方隨即開展偵查工作,并迅速將犯罪嫌疑人張某抓獲歸案。隨著案件調查深入,警方卻意外發現,犯罪嫌疑人張某在2年的時間里竟然對該住宅瘋狂盜竊多達8次。
財物憑空“消失”兩年未覺
方女士的家位于涇縣涇川鎮某小區內,方女士常年獨居,生活作息穩定。但是自2018年開始,方女士突然發現家中的零錢、香煙等物品總會“憑空”消失。起初,粗心的方女士并沒有在意,一直以為是自己物品整理不當而產生錯覺。直到2020年7月,方女士放在衣柜內的幾千元現金再次不翼而飛時,粗心的方女士才產生懷疑。可家中的防盜門是花了幾千元購置的名牌產品,家住高層又裝有防盜網,家中也沒有被翻動的痕跡,又怎么會遭遇小偷呢?滿腹疑慮的方女士遂購置了一個小型監控擺放于家中。
2020年8月4日,方女士發現自己前天剛摘下,擺放在臥室衣柜里的翡翠項鏈又神秘“消失”。百思不得其解的方女士遂打開家中監控進行回看,但監控上的畫面卻讓方女士毛骨悚然。
疑心初起“碩鼠”監控現影
監控畫面顯示,2020年8月4日凌晨4時,一體型健碩的陌生中年男子用鑰匙打開了方女士家的防盜門。聯想到之前家中各種財物“憑空”消失的詭異,方女士驚出了一身冷汗,越想越怕的方女士倉惶報案。接警民警到達現場后,發現監控畫面質量極差,初步只能判斷出體型、性別與身高信息。民警隨即對防盜門的鎖芯進行檢查,鎖芯完好,排除技術開鎖;民警又詢問方女士有無將鑰匙遺失過,方女士一口否認,撿拾的可能性又被否決。民警陷入了苦思,入室盜竊是無疑,可鑰匙從哪里來呢?偵查民警反復回看監控,希望能捕捉到一絲線索。這時,一個細節引起了民警的注意,犯罪嫌疑人入室后竟然打開了燈。民警判斷這種行為只有兩種可能性,極度自信和極度了解,畫面中的男子顯然是后者,監控中該男子直奔各種收納處,對堆放的雜物視而不見,可見該男子對方女士的家庭情況極為熟悉。民警在隨后的偵查中又發現該男子多次出現在方女士的車庫前,查看方女士的轎車是否在家,種種跡象表明,熟人作案的可能性極大!民警立馬擴大偵查范圍,調取了小區周邊大量監控開展偵查,這時一輛灰色電瓶車進入了民警視線。
膽大包天“近鄰”堂皇入室
15個探頭,80G的監控畫面,偵查民警通過大量分析、比對、研判,得出一個驚人的發現,這個體型健碩的中年男子就住在方女士的小區里,而且就住在方女士的樓上!
9月24日,民警將該中年男子張某傳喚至公安局接受調查。面對民警的嚴詞質詢,張某哭泣的陳述其自2018年9月份以來的犯罪事實。
原來,2018年9月份某日晚上,張某在陽臺乘涼時發現方女士家陽臺防盜窗未上鎖,張某又想到方女士平日里獨居早出晚歸,著裝打扮時尚,出入駕駛名牌轎車,經濟條件應該比較優越。起了賊心的張某,竟順著下水道爬到了方女士家陽臺上,并打開了防盜窗進入屋內實施盜竊,但僅發現了數百元零錢。張某在準備離開時,卻意外發現了一把鑰匙,抱著僥幸心理,張某試著用鑰匙去開防盜門,果然是防盜門的鑰匙!于是,一個大膽的想法就在張某心中悄悄生根并結出惡果。就這樣,自2018年9月到2020年8月,在長達2年的時間里,張某通過盜取的鑰匙,乘方女士上班之際,堂皇開門進入盜竊累計多達8次,總共竊取財物價值多達15000余元。
記者今天從涇縣警方了解到,張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有辦理中。
陳南飛 潘涯磊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曹慶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