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金秋送爽,池州市石臺縣仁里鎮貢溪村180個種植大棚里的綠蘆筍,迎來了新一批“豐收季”。9月23日,“網聚美好安徽·決戰脫貧攻堅”媒體采訪團來到石臺縣貢溪村,在石臺縣月苗綠蘆筍種植專業合作社內,村民們正在將采摘好的蘆葦分揀、捆綁、包裝,發貨,忙得不亦樂乎。
說起綠蘆葦,現在成了貢溪村村民眼里的致富寶貝。貢溪村是重點貧困村之一,全村985人,有262位是貧困戶。如何讓這個以農業生產為主的重點貧困村實現長久脫貧,是貢溪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縈繞心頭的大事。2019年,利用石臺縣土壤肥沃、富硒等特點,并結合蘆筍本身鮮美可口,能夠增進食欲、促進腸道消化等保健功能,貢溪村流轉土地100畝,成立了石臺縣月苗綠蘆葦種植專業合作社,引進了具有“蔬菜之王”稱號的美國優質蘆筍品種,找準脫貧致富新門路。
合作社法人代表孫同淼告訴記者,目前首期已種植綠蘆筍63畝,畝產可達2000多公斤,純收入近萬元,“我們建了保鮮庫,采摘下來的新鮮蘆葦,可以儲藏在內,再運往長三角地區。”
月苗綠蘆筍基地工人基本是當地畢家沖易地扶貧搬遷戶,其中近40戶貧困戶在基地務工,戶均月增收1000元以上。“從去年3月到現在,我們發放工人工資50多萬元,解決了53戶共80人的就業問題,戶均年增收近萬元。”孫同淼說,下一步,他打算繼續擴大種植規模,用工人數將逐步增加,貧困戶務工收入也將逐步提高。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韓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