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這些年在政府的幫扶下,我們家脫貧過上了好日子,易地扶貧搬遷還分給我一套在縣城的樓房,我實在太感激黨和政府了!”身患小兒麻痹癥的殘疾人邵開良說,脫貧路上的他不認輸、不服輸,不等不靠,在2019 年順利脫貧,得到了大家的稱贊。
今年44 歲的邵開良家住泗縣黃圩鎮時邵村,全家共五口人,屬于一戶多殘家庭,他和80 歲高齡的老父親邵奎元都是肢體三級殘疾,妻子時梁元為精神二級殘疾,還有兩個正在上小學的女兒。家庭收入微薄,生活貧困潦倒,全家靠著邵開良一人苦苦支撐。由于過度勞累,他又患上了腰肌勞損,但他卻一直咬牙堅持勞作,不愿給政府增加負擔。2014 年,邵開良一家被精準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政府及有關部門多次上門走訪,為他辦理了精神藥費補助、肢體殘疾人燃油補貼、殘疾人兩項補貼和低保等優惠政策。受益于易地扶貧搬遷政策,邵開良家還搬進了位于縣城的新家。
雖然有了各項政策兜底,但邵開良的心里一直這樣想:“自己不努力,不自力更生,老是靠政府扶持,在家坐享其成,心里實在不踏實。”他暗下決心要在政府扶持的基礎上加倍奮進,盡快摘掉貧困的帽子。
他想辦法借錢買了一輛二手手扶式拖拉機,并購置了一套噴灌設備,做起了為附近村民抗旱澆灌的生意。由于邵開良為人勤快、忠厚、實在,所以附近村民農田灌溉都主動找他,因此他的生意越來越好。為了交通方便,今年他又花17000 元買了一輛電動四輪代步車,有了新工具,他的干勁更足了。
幾年來,邵開良一直拖著殘疾的身體為周邊農戶灌溉,雖然工作很辛苦,但他一直堅持每天起早貪黑的勞作。因為行動不便,邵開良所付出的汗水超過常人數倍,他的心里卻很舒坦。
邵開良脫貧后一直心存感激,逢人就說:“如果我不努力,光靠政府扶持,即使現在脫貧了,遲早有一天還會返貧的。現在吃、穿、住都不愁了,但我更不能辜負黨和政府的期望,還要繼續加倍努力,擼起袖子繼續干,堅決不能再返貧!”邵開良堅定地說。
姚森 時西化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陳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