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這一問一答,問出了決策政策,問出了社情民情,問出了焦點難點;答出了政治意識,答出了宗旨意識,答出了責任意識。”昨天下午,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舉行聯組會議,圍繞財政醫療衛生資金分配和使用工作開展專題詢問,主持人深有感觸地說。此前,8位人大代表和常委會組成人員與7 位省政府及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圍繞財政醫療衛生資金分配和使用,以問和答的形式深入地進行了交流、互動。
探索建立省級公共衛生應急管理大數據平臺
詢問人:省人大常委會委員 莊保斌
答復人: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 鄧向陽
問:我省在改革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完善常態化疫情防控體制機制等方面有什么設想和安排?
答:這次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我省公共衛生體系、醫療服務體系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在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等方面也暴露出明顯短板和不足,與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要求相比,還有不小差距。省委、省政府對此高度重視,相關政策意見正在制定中??偟目紤],就是抓緊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構建起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具體來說,就是要建設“五大體系”:
第一,建設公共衛生監測預警體系,做到“風險早發現”。探索建立省級公共衛生應急管理大數據平臺,將公共衛生應急管理納入“城市大腦”,提升傳染病等早期篩查和臨床預判能力,對可能造成疾病蔓延的情況,邊調查邊控制。
第二,建設現代化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做到“防治更有效”。我省疾控機構除了疾控中心外,還有專病防控機構,其中省級4 個、市級8個、縣級30 個,普遍規模較小、力量分散??紤]在省級層面整合重塑省疾控中心、省皮膚病防治所、省血吸蟲病防治所等機構,同時明確省、市、縣三級疾控中心各自功能定位。
第三,建設應急醫療救治體系,做到“關鍵打得贏”。一是突出平戰結合,力爭用2~3 年時間,全省傳染病臨床診療儲備床位達到1 萬張以上。二是突出中西醫結合,力爭用3 年時間,實現中醫醫療機構縣域全覆蓋。三是突出建管結合,組建高水平重大疫情救治專業技術隊伍,確保第一時間“拉得出、沖得上、打得贏”。
第四,建設應急保障體系,做到“保障更有力”。一是法治保障要夯實,目前正在提請省人大出臺《安徽省傳染病防治條例》。二是物資保障要跟上,暢通緊缺物資運輸快速通道。三是應急醫療要親民,確?;颊卟灰蛸M用問題影響救治。
第五,建設公共衛生治理體系,做到“上下一盤棋”。就是強中樞、筑基層、抓聯防,完善指揮體系,夯實基層基礎,強化群防群控。
開展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醫療救助制度研究
詢問人:省人大代表 徐秀蓮
答復人:省醫保局局長 金維加
問: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政府在健康脫貧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下一步,還有哪些打算?
答:今年我們重點圍繞貧困人口“應保盡保”的底線任務,動態清零貧困人口未參保問題。截至2020年5月份,全省453.82萬貧困人口全部參加基本醫保,70 個有扶貧開發任務的縣(市、區)共通過財政劃撥的醫療救助資金資助335.66 萬貧困人口參加基本醫保,資助參保金額8.39億元。老百姓說,因為有醫保,所以有依靠。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省政府脫貧攻堅工作部署,堅決完成醫保扶貧底線任務,落實貧困人口分類資助參保政策,穩定實現貧困人口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全覆蓋,動態清零貧困人口未參保問題。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保持現有各縣醫保扶貧政策穩定,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同時,開展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醫療救助制度研究,推動健康脫貧綜合醫保政策平穩過渡到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三重保障制度框架,建立健全醫保扶貧長效機制。
建立重大公共衛生疫情防控醫保應急儲備金
詢問人:省人大常委會委員 金小干
答復人:省財政廳廳長 羅建國
問:2019 年全省醫療衛生財政投入達到687.4 億元,總量和人均水平都處于中部第2 位。這些資金都花在哪些方面?如何評價資金的使用績效?下一步在健全投入機制和加強醫療衛生資金績效管理上還有哪些考慮?
答:根據支出功能科目分類,上述資金主要用于以下八個方面:一是支持公立醫院發展57.8 億元;二是支持公共衛生84.1 億元;三是保障基層醫療衛生機構57.8 億元;四是補助基本醫療保險基金315.6億元;五是補助行政事業單位醫療49.7 億元;六是支持醫療救助28.8億元;七是保障計劃生育事務35.6 億元;八是保障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管理事務22.6億元。
關于資金使用績效情況,我省財政績效管理綜合考核連續4 年獲得全國優秀,縣級預算考核連續3年獲得全國優秀。
下一步,我們將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優化支出結構,全面實施績效管理,大力支持健康安徽建設,推動建立可持續的醫療衛生投入長效保障機制。聚焦“三醫”聯動,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聚焦短板不足,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按照國家統一部署,支持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改革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建立安徽省重大公共衛生疫情防控醫保應急儲備金,健全重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健全統一的應急物資保障體系,推進省級公共衛生資源整合,支持疾病預防能力建設,推進公共衛生機構參與醫聯(共)體建設,提高防治效率,促進醫防融合。
推動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盡早開工建設
詢問人:省人大常委會委員 李俊
答復人:省衛健委主任 陶儀聲
問:“十四五”期間,推進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有哪些考慮?
答:“十四五”期間,省衛健委將加快推動衛生健康理念和服務方式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構建起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為維護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一是加快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二是著力完善公共衛生體系。三是推進長三角衛生健康一體化發展。四是強化科技創新支撐。五是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省發改委副主任于德志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的短板弱項,也為“十四五”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指明方向。省發改委將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圍繞公共衛生領域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按照省委、省政府具體要求,開展相關工作:一是深入推進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設。目前,已謀劃縣級醫院救治能力提升和改造升級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兩個專項的54 個項目,總投資約26.39 億元。還將圍繞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現代化、完善城市傳染病救治網絡、公共設施平戰兩用改造等方面,再謀劃一批建設項目。
二是全面推進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試點。一方面,推動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盡早開工建設;另一方面,繼續推進心血管區域醫療中心、腫瘤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相關前期準備工作。
三是積極支持醫學領域科研攻關。積極支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建設中國科學院臨床研究醫院(安徽臨床研究醫院),提高我國臨床醫學基礎研究水平,助力推動我省醫療服務能力提升和現代醫療醫藥產業發展。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葉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