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10月22日,說黃山迎客松是塑料樹、假樹的傳言又火了,一度上了網絡話題熱搜。當天,黃山風景區管委會發聲明澄清,稱一直以來對迎客松實行嚴格、科學的保護,每年邀請國內知名專家進行1-2次“體檢”,迎客松目前長勢良好,各類監測指標正常。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了解得知,針對迎客松的這類傳言之前就有,且時不時冒出來,黃山景區不得不一次次澄清。
悉心呵護40年,迎客松熱迎天下客
黃山玉屏峰的迎客松枝干舒展,壽逾千年,被賦予代表中國人熱情好客的形象,是安徽甚至中國的名片之一,深受游客喜愛。
1980年,黃山風景區管委會為其設立專職守松人,延續至今,這是國內景區的首創。1981年5月,改變原游步道走向,避免了游客接觸迎客松和直接觸摸、刻劃等行為;1985年設立活動支撐架保護倒一枝;2004年開始監測濕度、風速、降水等;2006年4月,建成新型仿生態支撐架,增加防雷、避雷功能;2014年底,建成迎客松紅外監控入侵報警系統……
原守松人講述保護迎客松樹歷程。
同時,黃山風景區2003年成立由有害生物防治、植物生理、土壤營養、森林生態、力學等多學科高層次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的古樹名木保護專家組,每年至少一次對迎客松生長、保護情況進行現場檢查評估,及時會診。根據需要,為迎客松做培基填土等保護工作。
作為高海拔山區,黃山冬季經常冰雪疊加,此時,會及時人工除雪減輕古松負重壓力。2008年的特大冰雪災害,黃山動員100多人趟著積雪,從山下運毛竹給迎客松搭建支架,日夜守護,給枝椏清除落雪,迎客松安然無恙。
迎客松生命力極其頑強,兼之呵護得當,一直晝夜挺立在黃山之巔,向中外游客發出熱情的邀請。
最好客的千年古松,為不實傳言所困
外國游客在迎客松前合影留戀(洪江宇攝)
記者檢索發現,有關黃山迎客松的不實傳言,網上一直有出現,流傳時間比較久遠。同時,網上也有很多人以親身經歷或事實為迎客松澄清的文章,雙方堪稱一場時間漫長的拉鋸戰。長期以來,黃山風景區也常態化發布迎客松等黃山古樹名木的保護情況與長勢信息。
10月22日晚,黃山市一位原市領導告訴記者,幾年前他在上海掛職時,也有很多人問他這個話題,作為了解迎客松的黃山人,對此無語。
2016年,第16任守松人沈成效接受記者采訪時也提到,可能和以前一些媒體誤導有關,現在還有人以為黃山迎客松枯死了,玉屏樓這株古松是假的……。每次聽到這么說,好像是家人被無端誤解。
受傳言所困,黃山導游帶游客上山,大多會指著巍峨、蒼翠的迎客松,解釋這是真的古樹,別信網上傳言。2012年4月,媒體人楊錦麟來到黃山,親眼看到心儀已久的千年迎客松,稱從前在海外有少數人誤會黃山迎客松是假的,現在要告訴大家,迎客松如假包換。
黃山風景區管委會相關人士稱,作為黃山人,每次看到“迎客松是假的”等不實傳言,都很痛心。多年來,黃山也通過媒體以及微博、微信、抖音等,不斷介紹迎客松的真實情況,澄清不實傳言,但總有些人以訛傳訛,對此,景區不斷澄清的同時,也很無奈。
傳言甚廣,或與黃山其他松樹有關
黃山迎客松被說成塑料樹、假樹的傳言是怎么出現的,為什么流傳甚廣,也是一些讀者關心的問題。 據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采訪,此事或和黃山北海散花塢內“夢筆生花”頂端巖石的擾龍松以及迎客松附近的送客松有關聯。 古樹和人一樣,也有壽命。上世紀80年代,黃山夢筆生花上有600年樹齡的擾龍松,自然衰老而枯死。當時,為給游客一點心理安慰,黃山景區專門設計制作了塑料的擾龍松模型,“長”在原先位置上。它與其他松樹不同,顏色缺少季節轉換帶來的層次和變化,細心能辨別真假。導游一般都向游客如實解說。擾龍松是塑料松樹的信息,有了互聯網后也可以查到。 2002年,有媒體報道黃山時出現失誤,把擾龍松自然死亡近20年并換了塑料模型的舊聞又報了一次,且當成了“新聞”,此事引起廣泛傳播,可能有很多人就把擾龍松誤會成了迎客松。 2005年,黃山迎客松附近的送客松,樹齡老化枯死。當時媒體及網絡對此事亦有傳播,也有些自媒體或網民可能把送客松傳成了迎客松。 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3月,黃山風景區找了一顆酷似擾龍松的黃山松,成功移植到了夢筆生花的“筆尖”,塑料樹成為歷史。游客現在看到的夢筆生花上的新擾龍松,也是貨真價實的黃山松。同樣,黃山選了送客松的替代樹,該松樹距迎客松數十米遠,有約200年樹齡。
為迎客松正名,需持續宣傳與規范網絡傳言
據了解,長期以來,黃山不斷地為迎客松正名,加大對黃山古松保護及其長勢的宣傳,但總有些人受傳言影響,傳播假信息。互聯網與智能手機普及,網民通過自媒體、新媒體傳播信息更快捷方便,黃山及迎客松的知名度大,這種傳言很容易蔓延。
2020年5月,馬云建議網絡直播迎客松。
2020年5月,馬云上黃山參觀考察時,看到迎客松枝繁葉茂、狀態良好。聽說有“黃山迎客松是假的”不實消息,建議黃山開設“網上迎客松”,通過網絡直播實時展示宣傳。多位受訪人士也稱,針對迎客松的傳言以后或許還會有,可以運用好互聯網、新媒體等多種方式,更廣泛、直觀、生動有趣的持續宣傳好迎客松的生機與活力。
黃山風景區相關人士稱,傳播不實信息的人,有的可能對迎客松情況不了解,跟風傳播,主觀上不一定有惡意,但讓了解迎客松情況的人很難受。也有人故意拍一些黃山的視頻,通過不實文字與惡搞類配音,增強傳播效果,客觀上損害了黃山聲譽。希望網絡主管部門對這種行為能予以規范,對惡搞、中傷、不實的信息傳播,有更具體的界定和處理措施。
同時,黃山風景區表示,會繼續用持續正面的宣傳答疑解惑,讓更多人知道真實的黃山,真實的迎客松情況,也歡迎關心迎客松的朋友到黃山來,親眼看看迎客松的良好長勢與熱情好客的偉岸雄姿。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吳永泉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