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是個好地方。近年來,一場圍繞生態保護和修復的綠色實踐在鳳陽“母親河”——濠河展開。經過幾年的不懈治理,如今的濠河汛期農田不再被淹,河暢水清,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大大提升。
“母親河”一度成為“廢河”
濠河是鳳陽的“母親河”,為淮河干流右岸的一級支流,發源于鳳陽山北麓,向北流經臨淮關鎮入淮河,全長56 公里,流域面積621 平方公里。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由于濠河上游無序開采石英砂,造成河道淤積、河床抬高,濠河一度成為“廢河”。
為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恢復“母親河”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環境,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和上級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2015 年起,鳳陽縣委、縣政府實施了浩大的濠河“通腸洗胃”工程,即對濠河進行“通腸”,對嘆兒灣水庫進行“洗胃”。
附近村民表示,以前沿岸有300 多家石英砂開采企業,導致下游污染嚴重,河水渾濁,農田灌溉也受到了很大影響。為落實中央環保政策,推進石英砂行業轉型升級,鳳陽縣委、縣政府設立了“大廟石英產業園”,在全縣實施石英砂行業退田入園、退河入園、退林入園,逐步關停了沿岸343 家“散亂污”的石英砂開采企業。
據鳳陽縣水務局工程股股長劉濤介紹,“通腸洗胃”工程總投資15 億元,共需清淤擴挖1482 萬立方米,分六期實施;目前已完成了四期,完成投資1.97 億元,治理干支流河道42.36 公里,清淤尾泥尾砂約500萬立方米,加固堤防19.96 公里,重建攔河壩4 座,新建護坡、護岸4.7公里。
鳳陽縣委書記徐廣友告訴記者,下一步即將實施“通腸洗胃”五期、六期工程,主要是濠河水生態環境綜合治理。
“通腸洗胃”效果已經顯現
徐廣友告訴記者,濠河“通腸洗胃”工程雖然沒有完工,但先期的工程在今年的汛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據介紹,今年7 月18 日7 時,淮河臨淮關水位達到了17 米的設防水位,7 月24 日24 時更是達到了20.47 米,超保證水位0.57 米;據滁州市水文局換算,如果按照以前的河道折算,水位還將增加0.5 米左右;濠河閘上水位達到了20.53 米、閘下水位20.48 米,濠河的水位達到了歷史第5高水位。
“就是在這樣強降雨、高水位的情況下,濠河堤壩安然無恙,沒有出現像往年洪水來時堤壩搶險忙亂情況,濠河河道水流通暢,順利地將境內洪水導入淮河,沒有形成內澇。”徐廣友說。
鳳陽縣大廟鎮林橋村村民高志安享受到濠河“通腸洗胃”工程帶來的實惠。他說,往年一到汛期,林橋附近的農田一準被淹,“我親戚家就住在附近,他家種了水稻,每年發大水,稻田就被淹。”高志安的孫子還在上小學,這座橋也是他上學的必經之路,“過去汛期,這里校車沒法過,上學都成了難題。今年情況好太多了,水這么大,這里也沒被淹,校車照樣通行!”
“待到項目全部建成后,嘆兒灣水庫可恢復蓄水庫容200 萬立方米,濠河可發揮防洪、灌溉的功能。太平橋、大通橋、林橋、岳林將會是江南水鄉景色,濠河將呈現河水碧波蕩漾、鰷魚歡快游蕩、堤岸鮮花盛開、游人流連忘返的景象,實現‘通腸洗胃保安全、青山綠水促發展’的目標。”徐廣友說。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 記者韓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