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在蚌埠市蚌山區中榮街北段的鳳陽路地下人行通道口,過往市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一幕:一名十多歲的男孩安安靜靜地坐在路牙石上,看著一名在周圍清掃馬路的女環衛工,有時還會上前幫著打掃落葉。據熟知情況的人介紹,患有先天性唐氏綜合征的男孩張夢富,每天要做的事就是陪環衛工媽媽孫小云打掃衛生。
感動 媽媽清掃路面,病兒守在路邊
昨日上午,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來到蚌埠市中榮街北段時,孫小云正拿著一個掃把清掃路面垃圾和樹葉。每隔一會,她便用余光掃向北側的地下通道出入口。身著淺色運動裝、膚色白凈的張夢富正安安靜靜地坐著,不時與母親對視。
這時,一名女士拎著一個大袋子走近夢富,夢富 看見她很開心地叫了聲“阿姨,好”。這位女士回了 聲“寶貝,好”,并將手中的袋子遞給夢富,夢富隨即道了聲“:謝謝!”
記者與這位郟娟女士交談后得知,她是住在附近的居民,關注夢富有很長時間了。郟娟起初納悶這么大的孩子應該在上學,為什么總是一個人坐在路牙石上,后來得知夢富是一個患有先天性唐氏綜合征的孩子。眼看夢富很懂事,又有禮貌,郟娟特別喜歡他,比較擔心他每天跟著媽媽工作,是否能按時吃飯,所以每天經過這里時,郟娟都會給夢富帶上些好吃的。在鳳陽路立交橋下擺攤的一位女攤主告訴記者,她也多次注意到夢富和他媽媽,媽媽辛苦工作之余,孩子會體貼地幫忙,確實不易。
講述 母親辛苦養兒,病兒心疼母親
孫小云告訴記者,她大兒子在蚌埠當兵,退伍后留在了這里,于是他們一家人于2015年從靈璧縣搬到蚌埠生活。平日里,丈夫在工地上打零工。孫小云說,夢富是她小兒子,今年16歲。在夢富拍百日照時,媽媽發現他頭發豎長,臉部表情不同于常人。 發現問題后,孫小云的丈夫帶孩子去醫院檢查,確診為先天性唐氏綜合征患者。16年來,孫小云悉心照顧著小兒子。由于要將夢富帶在身邊,孫小云一直沒有辦法從事其他工作。好在今年5月,孫小云成為一名環衛工人,這樣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工作。
談到小兒子,孫小云感到很欣慰。孩子特別乖巧聽話,依賴媽媽的同時也會幫媽媽做些事情,比如淘米做飯、洗衣服、燒開水時關火等。工
作間隙小歇時,夢富會主動給媽媽捶捶背或者給媽媽擦擦汗。 采訪過程中,記者看著娘倆坐在路牙石上,夢富為媽媽捶背,媽媽臉上露出笑容,眼里的憂愁煙消云散,母慈子孝的畫面讓人感動。
心愿 渴望重回校園,不知誰能接收
中午時分,記者跟隨孫小云來到其家中,他們租住在市區一間自建小屋里,液化氣灶臺放在出租屋門口。不到20平方米的房子里,擺著房東提供的兩張床,一個衣柜,一張桌子,以及幾個塑料板凳。狹小的空間里堆放著被子和衣物。
回到家,閑不住的夢富開始琢磨起自己為數不多的玩具,很快對記者手中的相機產生了興趣。談 及孩子為什么不上學,孫小云顯得有點尷尬。“現在 夢富的智力發育停留在8歲孩童階段,像液化氣這類危險的東西不敢讓他去碰。不過,一些簡單的事他是可以自理的。”孫小云說,孩子小時候曾在宿州上過一學期特殊教育課,后來離家遠就沒有去了,現在來到蚌埠,也想給孩子找個學習的地方,考慮到家是外地的,不是本地戶口,不知道能否找到接收的學校。“這孩子只能自己先帶著,將來想給他找到一個適合他學習發展的地方,最好能學一點東西。我們總有老的時候,不能陪他一輩子!”
準備離開這個特殊的家庭時,記者問道:“夢富,想上學嗎?”夢富迅速回答道:“我想……我想上學,我要加油。”
宋玉 許巧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李勇 攝影報道
特別聲明:
本文由大皖新聞客戶端獨家出品,不在新安晚報版權授權范圍之內。未經特別授權,不得轉載。
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
本欄目常年法律顧問:安徽天禾律師事務所 陳軍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