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腫瘤轉移是癌癥患者死亡的首因,在眾多腫瘤轉移病灶中,惡性胸腔積液極為特殊。肺癌、乳腺癌、卵巢癌等眾多實體瘤均可轉移至胸膜腔,形成惡性胸腔積液。記者了解到,2019年6月,載藥囊泡治療腫瘤技術在安徽省獲批上市,并在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呼吸科率先開展臨床應用,目前已開展了諸多患者的臨床應用,為我省惡性胸腔積液患者的治療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治療方法。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牽頭的一項載藥囊泡治療惡性胸腔積液治療的全國中心臨床研究項目已在安徽省胸科醫院、安徽省腫瘤醫院、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展開,并已開啟患者招募,經過篩查合格的患者可以參加該項臨床試驗。
據悉,載藥囊泡治療腫瘤技術是一種以細胞外囊泡為基礎的全新生物技術平臺,也是一項由中國人率先發明的全新腫瘤生物免疫治療技術。區別于其他免疫療法,載藥囊泡治療腫瘤技術同時具備生物化療和免疫治療的雙重優勢,其利用囊泡在細胞間信息傳遞的特性,通過生物物理學的作用機理,其更易于靶向殺傷導致腫瘤復發和轉移的腫瘤干細胞,同時激活免疫,重塑腫瘤免疫微環境,具有低毒、高效的特點。 截至目前,該技術已在安徽、湖北、湖南、河北、天津、山東、深圳7省市獲批上市,先后已與國內65家主流三甲醫院,針對不同癌種開展各類臨床試驗。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葉曉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