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安徽省中考試卷考查重點內容是什么?有哪些新特點?對明后年參加中考的學生們有哪些指導意義?近日,安徽省一線名師撰稿參與“名校名師點評安徽省中考試卷”活動,為明后年參加中考的廣大學生提供學習參考。新安晚報報編輯部邀請教育教研專家精選學科評析文章,供廣大師生參考。
語文
立足學科素養
兼顧育人理念
□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學 李雅俊 汪書萍
名校簡介
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學是合肥市初中教育的名片,單從最近幾年的中考成績來看,學校的中考總均分、優秀率均位列合肥市前茅。學校目前擁有本部蕪湖路東、西校區、望湖校區等三個校區。在“創新教育”理念的引領下,學校辦學成績卓然,社會聲譽鵲起。學校先后被授予“中國特色教育理念與實踐項目學校”(中央教科所)“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課題實驗學?!?/span>“中國少年科學院科普基地”“安徽省體育傳統項目學?!薄鞍不?/span>省文明單位”“合肥市特色學?!薄昂戏适兴刭|教育示范校”“合肥市科普示范學?!薄昂戏适芯G色學?!钡?,榮獲各項管理榮譽100余項。
名師簡介
李雅俊高級教師,合肥市語文學科帶頭人、合肥市優秀教師。
汪書萍一級教師,合肥市優質課一等獎獲得者、包河區級骨干教師。
取消考綱后的首張中考語文試卷在眾人的翹首期待中亮相了:試卷結構依然是三大版塊,簡潔流暢,一如既往,分值分配也沿襲往年:“語文積累與運用”35 分,三篇閱讀55 分,作文55 分,卷面分5 分。但是,“同”中求“異”,才顯別具匠心。今年中考語文試卷體現以下特點:
一、試題平和,難度適中??傮w上看,試題不刻意加設難度,更沒有繁、偏、怪、舊的試題,學生普遍反映做起來比較順手。同學們比較擔心的文言文閱讀,考查的是周敦頤的《愛蓮說》和白居易七言詩《詠菊》的比較閱讀,白居易的《詠菊》雖是課外內容,但易讀易懂,且試題設置走常規路線,兩道理解題中,一道涉及內容提煉,要求用原文詞語填空,學生答題應該比較輕松。一道涉及情感體悟,題型也是學生常見的。而且涉及課外的分值減少了,解釋詞語由以往課外占2 分降到1 分,翻譯的兩句話都出自課內文言文《愛蓮說》,相比課外文言語句翻譯,難度降低了。文言文閱讀16分中課外部分只占5分左右。
二、考查全面,梯度合理。從題型看,選擇題、填空題、簡答題、修改題、表述題靈活多樣;從考查內容看,記憶積累到語文實踐、現代文閱讀到文言文閱讀、記敘類文體到議論類文體、課內閱讀到課外閱讀、閱讀到寫作,考點覆蓋面廣;從考查角度看,學生的記憶積累能力、提取概括能力、分析綜合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辨能力等得到全方位檢測。中考語文試卷,讓學生答題不難,得高分不易,且難易分布有層次,試卷可謂“好卷”了。
三、結構穩定,變化明顯。在試卷總體平穩的基礎上,追求變化和創新的意圖非常明顯,這種變化和創新既有顯性表現,也有隱性追求。顯性變化表現在將去年的小語段閱讀和課外名著閱讀結合考查,分值12 分,變為大文段閱讀與課外名著閱讀結合,分值22 分,這是今年中考語文試卷最大尺度的變化。現代文閱讀的重頭戲——記敘類文段閱讀直接采用課外閱讀名著《駱駝祥子》節選。其中,涉及課外名著閱讀的兩道試題占9 分之多,可見針對名著內容閱讀、思考的考查比例明顯加大。
隱性追求表現在卷以載“道”的意識更加明顯。首先,載育人、樹人之道。現代文閱讀第二題非連續性文本閱讀的三則材料都是闡述關于勞動和勞動教育的意義,通過試題設置讓學生呈現自己的認知和思考,讓試卷不僅承載語文知識、能力、素養的考查功能,也發揮了在學生健康成長中的正向指揮棒作用。其次,載傳統文化之道。古詩文默寫、文言文閱讀、語文實踐活動中從古代建筑文化到古代人名字號再到戲曲角色,傳承文化精粹、增強文化自信的理念滲透其中,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再次,載教育理念之道。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三位一體”的閱讀課型中,課外閱讀肩負著由課內延伸到課外的重任??季韺⒄n外閱讀和通常的文學類文本閱讀融合,推進“三位一體”閱讀課型的落實。吃透課內、延伸于課外,起于感悟、落實于運用,是語文學習的不二法門。
作文的命題形式還是材料作文,所給材料學生閱讀起來并不難,但是,寫作重點考查的是學生從不同角度審題、立意的能力。其實,材料作文需要對材料進行解讀,從材料里提煉一個角度立意。如果說,考場作文是“拿昔日儲備在規定時間、規定地點所做的兌換和變現”,那么,解決審題、立意的問題卻需要學生平時多觀察、多思考,培養一定的思辨能力,否則考場上就會無從兌換、無從變現。
歷史
突出核心素養
堅定文化自信
□阜南縣玉泉中學王琳娜
名校簡介
阜南玉泉中學是一所公辦初級中學,全面引進北京玉泉學校的先進辦學理念,用先進的教育管理文化,來培養新一代的優秀學生?,F有教職工139 人,教師隊伍學歷、職稱、年齡結構合理,本科學歷達百分之百,其中市教壇新星2 人,研究生學歷5 人,高級教師12 人,另有多名教師獲市縣級表彰。教師追尋“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做好“三導”,課前學生預習指導、課堂學生研習引導、課后學生練習輔導;培養學生養成“三習”,課前新課預習、課堂自主研習、課后反思練習。
名師簡介
王琳娜中共黨員,中學一級教師,從事歷史教學工作11 年。阜南玉泉中學黨支部宣傳委員,歷史教研組組長;曾獲得2019 年阜陽市歷史優質課、多媒體大賽二等獎,曾獲阜南縣“優秀黨務工作”榮譽稱號。
今年安徽省中考在首次沒有《考綱》的前提下,歷史試題以課程標準為依據,突出五大核心素養,傳承中華文明為主線,彰顯文化自信。試題體現出"穩字當頭,穩中求新"的命題原則,試題整體難度適中,有利于提升學生學習歷史的習得感和成就感。現就試題結構、試題亮點、對教學的啟示等三個方面進行評析。
一、試題結構
安徽省2020 年中考歷史試卷仍采用開卷考試的形式,共計70 分。題型題量與去年保持不變。題目設置合理穩定,考點內容分布較均衡,體現出博古通今,古為今用的原則。
二、試題亮點
1.立意深遠拓展視野
試卷選擇第1 題考查中國漢字的發展一脈相承,最后19 題活動與探究第(3)問:你認為文明經久不衰的奧秘何在?試題設置首尾呼應,隱含傳承中華文明,堅定“文化自信”的理念;在19 題中,把拜占庭文明與中國文明對比,從中可以得出“中國文明是唯一延續至今的古代文明”,綿延不斷,成就輝煌;通過對基本史實的了解,培養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在曾輝煌一時的拜占庭文明興衰史中引導學生立足中國,放眼世界,拓展國際視野,增強民族自豪感,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并能有憂患意識。
2.形式多樣題材豐富
試題呈現方式多樣化,通過歷史圖片、圖示、表格、地圖、讀書摘要、漫畫及文字等形式創設情境,增加試題的靈活性;如:選擇題第2 題以讀書摘要的形式考查清朝對統一多民族的國家的鞏固。選擇第13 題以詼諧的漫畫考查經濟大危機的影響,在一種輕松的情境下達到考查學生歷史知識及思維能力的目的。
3.立足時空聚焦熱點
近幾年中考題以時政熱點為切入點,符合課程設計思路中提到的“使學習內容更加貼近時代、貼近社會、貼近生活”。如選擇第2 題、第8 題體現中國依法治國的理念源遠流長,同時今年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頒布70 周年,聚焦熱點;辨析改錯16(3)考查第一部無聲電影1905 年也屬于周年熱點;材料題19(2)考查長安在對外交往的地位及盛唐文化影響,這些知識都與當代社會提到“一帶一路”密切相關。
4.家國情懷樹立導向
選擇題第5 題直接考查五四運動的愛國主義思潮;材料第17 題提到的“自強運動”,以及我國的工業化建設曲折歷程,更能讓學生去感悟中華民族自強不屈的民族精神,從而激勵當代學生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斷奮斗。
三、對教學的啟示
1.研讀課標,抓住主干;2.回歸課本,夯實基礎;3.關注熱點,新增知識點;4.以史育人,古為今用。
物理
重視基礎落實
體現學科價值
□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學鄧芝蘭施燦
名師簡介
施燦中學一級教師,合肥市暨包河區物理公開課比賽一等獎獲得者,包河區物理名師工作室成員。鄧芝蘭中學高級教師,被評為合肥市“教學能手”、包河區“教壇新星”、包河區“美德教師”,所帶班級曾獲市級優秀班集體稱號。
一、整體情況
2020 年安徽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物理試卷的卷面分值下降為70 分。與2019 年相比,在考查目標、試卷結構、題型設置、考查內容等方面保持基本穩定,試題數量保持不變,分值安排有所變化,填空題分值減少了6分,選擇題分值減少7分,實驗題分值減少4分,計算題分值減少3分。試卷系統考查了初中物理中的力學、電學、熱學、聲學、光學等知識板塊,全面考查了初中階段物理重要的概念、規律和方法。物理命題立足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與發展,試題圍繞學生的全面發展、健康和諧成長,試題情境體現物理學科的特點和獨特教育價值,要求學生會運用多學科知識、多種能力解決問題,協同完成任務,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科學素養。
二、試卷特點
1.試題難度較低
在磁學和機械能考查方面較去年難度有明顯降低,充分考慮到全省各地學生的學情。
2.考查基礎知識
突出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強調物理學科對科學素養的培養,突出基礎性,較好地考查了初中畢業生的學業水平。試題重點對壓強、浮力、摩擦力、功、電功率、熱量、機械效率等的計算進行了考查,問題的設置均回避煩瑣的計算,考查核心的公式應用。試題中的情景和問題是在現實情境中加以表述;問題更多地從生活事例中提出,要求用物理的相關知識解答,詮釋生活現象。試卷中沒有繁、難、偏、怪的試題,有利于減輕學生學習負擔。
3.理論聯系實際
試題的選材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強調物理學科的重點知識在真實任務情景中的應用,考查學生獨立思考、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選取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為題目情境。例如,選取學生熟悉的拉桿箱考查物體的受力分析;選取停車場常用橫杠考查杠桿平衡條件;選取冬天從室外走進室內眼鏡片會出現“水霧”考查物態變化;選取天平、電流表、電壓表考查基本儀器的使用。這些素材使試題充滿了濃厚的生活氣息,能有效地緩解學生做題的緊張情緒,使學生進入良好的考試狀態,也充分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
4.考查試驗技能
強調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重要地位。試卷對物理實驗進行了重點考查,在各種題型中多方位考查實驗。例如,填空題中考查了杠桿的平衡條件,選擇題中考查了凸透鏡的應用,實驗題中考查了電磁感應現象、托盤天平的使用、測量小燈泡的電阻三個重要實驗。不同層次的問題設置,顯示了實驗在本試卷中的重要地位。這將引導教師在教學中重視實驗,積極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
5.考查綜合能力
試題綜合運用文字、圖像、表格等多種呈現方式,考查學生提取信息、加工信息并利用關鍵信息進行推理的能力。第14題通過凸透鏡由近及遠的觀察物體,考查了凸透鏡成像的四種成像規律。第23題考查了壓強和浮力的知識,涉及到液體壓強的計算、阿基米德原理、漂浮條件等物理知識,并且有多種解法。
6.銜接內容減少
去年中考中初高中銜接有3 題共15 分,今年減少到1 題共7 分,第22 題考到了電流表的改裝,給出了電表的內阻和改裝原理,讓學生知道電流表使用的本質,此題有一定的區分度,較好地體現了試卷的選拔功能。
7.有教學導向性
關注對“過程與方法”的考查,發揮考試對教學的正確導向作用。試卷從題型的設置、考點素材的選擇等方面充分體現對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考查,符合初中學生的認知特點,恰當地反映物理科學與技術的發展的關系,以及其對社會進步的影響和帶來的社會問題。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 記者張洪金整理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