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經過近期雨水的洗禮,全省空氣質量一直保持“優良”的狀態。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PM2.5、PM10 平均濃度處于低位的同時,臭氧即將成為我省的首要污染物。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從安徽省生態環境廳了解到,隨著雨水逐漸減少、氣溫升高,臭氧濃度也會隨之升高。為此,我省啟動2020年夏季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治理百日攻堅,以應對即將到來的夏秋季臭氧污染高峰。預計到今年年底,我省優良天氣比例將達到80%。
現狀:PM2.5、PM10處低位 臭氧污染將“唱主角”
進入梅雨季節后,雨水的“沖刷”使得我省空氣質量十分穩定。以合肥市為例,從6 月21 日至7 月20 日的30 天時間內,空氣質量全部為“優良”,其中“優”的天數達到26 天。在安徽北部的淮北市、阜陽市、宿州市等地,近30 天的空氣質量也都達到了“優良”。
不過,在PM2.5、PM10 濃度保持低位的同時,記者注意到,根據安徽省重污染天氣預報預警中心、安徽省環境氣象中心的預報,未來幾天,雖然全省的大氣擴散條件不錯,空氣質量也以“優良”為主,但“臭氧8小時”將成為我省的首要污染物。
“臭氧8 小時”是以一天中最大的連續8 小時臭氧濃度均值,作為評價這一天臭氧污染水平的標準。記者在安徽省生態環境廳官方網站的“空氣質量日報”板塊看到,合肥市、蚌埠市、淮南市、淮北市、滁州市、馬鞍山市、阜陽市、宿州市、六安市、亳州市等城市的首要污染物均為“臭氧8 小時”。根據安徽省生態環境廳大氣環境處提供的數據,今年1 至6 月,全省以臭氧為首要污染物的污染天數累計已達212天(16市累計數據)。
分析 隨著氣溫逐漸升高 臭氧濃度可能驟升
記者從合肥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今年6 月,合肥市臭氧濃度比去年同期明顯下降。那么,為何臭氧濃度在下降,預報中卻提出“臭氧8小時”為首要污染物呢?
“從近幾年的情況來看,六七月份的臭氧濃度降低十分少見。”安徽省生態環境廳大氣環境處相關負責人解釋說,主要是因為今年梅雨季節長,降雨多、光照少,不光是合肥市,從6 月初到現在,全省各地臭氧的濃度都比去年同期要低不少。“但是隨著之后降雨減少、氣溫升高、光照增強,臭氧濃度可能會驟升,所以預告中提出‘臭氧8小時’將成為首要污染物。”
該負責人介紹說,臭氧主要來源于工業企業排放的氮氧化物,以及揮發性有機物等,在太陽光(紫外線)的照射下,經過一系列復雜的光化學反應,產生臭氧,屬于“二次污染物”。也就是說,機動車尾氣以及石化、化工、醫藥、印刷,甚至加油、噴漆、干洗等行業的有機物揮發等,都是形成臭氧污染的“元兇”。
“由于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加快,臭氧污染已經成為全國甚至是全球性的難題,再加上夏季太陽光照強烈、氣溫較高,所以每到夏秋季節,臭氧常會‘取代’PM2.5、PM10,成為影響空氣質量的首要污染物。”該負責人表示,再加上臭氧污染覆蓋面積廣、影響范圍大,管控起來確實有一定困難。
應對 開展專項治理行動 提高優良天氣比例
從全國來看,長三角地區是臭氧濃度最高的區域。目前,我省也面臨著細顆粒物(PM2.5)污染形勢依然嚴峻和臭氧(O3)污染日益凸顯的雙重壓力,特別是在夏季,臭氧已成為導致部分城市尤其是皖北地區空氣質量超標的首要因子。
據了解,為摸清我省揮發性有機物的污染底數,打好臭氧污染防治基礎,近期,我省將啟動夏季攻堅行動,提高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根據計劃,到2020年底,我省優良天氣比例將達到80%。
“這次我們主要在五大領域的14 個行業開展專項行動,涉及石油煤炭、醫藥制造、造紙和紙制品、加油站等行業。”安徽省生態環境廳大氣環境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我省還將在此期間開展一次移動源專項行動,依法查處駕駛排放不合格車輛的違法行為,大力推進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柴油貨車提前淘汰更新。
此外,我省還將探索建立以臭氧為主要對象的污染天氣應急應對體系,引導石化、化工、煤化工、制藥、農藥等行業在確保安全情況下,主動避開夏季安排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大的作業。引導油品銷售企業實施晚間加油優惠,減少中午高溫時段車輛加油。“臭氧污染治理不能一蹴而就,下一步我們將協同推進臭氧和PM2.5 治理,改善空氣質量。”安徽省生態環境廳大氣環境處相關負責人說道。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 記者 姚一鳴
□相關新聞
生態環境部出臺臭氧防治“攻堅方案”
臭氧已經成為導致部分城市空氣質量超標的首要因子。生態環境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汾渭平原、蘇皖魯豫交界地區,城市數占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總數的28%,6~9月,臭氧超標天數占全國總超標天數的70%。
進入夏季,又到了臭氧污染高發時期。揮發性有機物(VOCs)是形成臭氧和細顆粒物(PM2.5)的重要前體物。根據生態環境部本月上旬公布的《2020 年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攻堅方案》,7~9 月,生態環境部將組織開展夏季臭氧污染防治強化監督幫扶,深入京津冀及周邊、蘇皖魯豫交界地區以及其他臭氧污染防治任務重的地區,指導地方優化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方案;緊盯工業園區、企業集群和重點管控企業,對發現的問題實行“拉條掛賬”式跟蹤管理,督促地方建立問題臺賬,制定整改方案,確保完成“十三五”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目標任務。
□溫馨提示
午后臭氧超標時盡量減少外出
據研究,臭氧平均濃度超過160 微克/立方米時,會對人體產生直接影響。按照《環境空氣質量標準》,臭氧日最大8 小時平均濃度限值一級為100 微克/立方米,二級為160微克/立方米。
臭氧污染比PM2.5 污染更隱蔽,其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主要體現在對眼睛和呼吸道有刺激和損傷。65歲以上老人、學齡前兒童、運動人群及女性,受臭氧污染影響更大。
普通公眾該如何防范臭氧污染對身體的損害?專家介紹,臭氧超標時段一般集中在午后氣溫較高、陽光較強時,在此期間應盡量減少外出及室外活動。患有呼吸道或基礎性疾病、運動人群盡量不要在臭氧污染嚴重時段外出活動,夏季跑步最好選擇清晨6時至8時,開窗通風也盡量不要選擇中午。
同時,安徽省生態環境廳大氣環境處提醒公眾,要想知道臭氧污染的情況,可密切關注安徽省重污染天氣預報預警中心、安徽省環境氣象中心的預報。
□他山之石
江蘇:鼓勵夜間“錯峰加油”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大氣環境處處長夏明芳介紹,加油站揮發的油氣是形成臭氧的主要前體物之一,它在陽光足、氣溫高的條件下,會發生光化學反應,加劇轉換成臭氧的速度,造成臭氧濃度超標。降低臭氧污染,對加油站來說,第一就是要加強油氣回收污染治理,減少揮發性有機物的排放;第二就是要減少油氣發生光化學反應,降低轉換成臭氧的速度。因此,鼓勵車主避開高溫時段加油,同時引導油庫和加油站夜間裝、卸油,也是為防治臭氧污染做貢獻。
為此,進入第三季度,江蘇以一系列優惠鼓勵機動車主夜間“錯峰加油”。當前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江蘇公司紛紛延長加油站服務時間,并拿出優惠政策引導客戶夜間加油。
廣東:臭氧嚴重超標可停課停產停業
今年6 月24 日,廣東省生態環境廳發布《廣東省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面向社會征求公眾意見。《預案》明確重污染天氣實行城市預警和區域預警,按照環境空氣質量預測結果,重污染天氣的發展趨勢、影響范圍、嚴重程度,將預警分為3 個級別,由輕到重依次為黃色預警(Ⅲ級)、橙色預警(Ⅱ級)、紅色預警(Ⅰ級)。當臭氧濃度連續4 天嚴重超標(>215 微克/立方米),城市啟動紅色預警,中小學和幼兒園可以臨時停課,戶外作業者停止作業,企事業單位可根據實際情況,采取調休、錯峰上下班等彈性工作制。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