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今年以來,濉溪縣為進一步加強醫共體共管賬戶監管,確保醫共體共管賬戶安全、規范運行,采取務實舉措,創新建立了多項醫共體賬戶共管機制,為從源頭上防范城鄉居民醫保基金流失風險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共管,守住了老百姓的“救命錢”。
制定醫共體共管賬戶管理辦法。為實現濉溪縣醫共體共管賬戶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縣醫保局制定下發了《濉溪縣醫共體醫保基金共管賬戶監督管理辦法》,明確了醫共體牽頭醫院、醫保經辦機構及銀行三方責任,對共管賬戶的管理及操作流程作了詳細規定,通過雙U 盾、雙印鑒方式,監督醫共體牽頭醫院醫保基金撥付行為,確保醫保基金合理、合法使用,補齊醫保基金管理漏洞。
建立基金撥付和聯合審核機制。根據醫共體年初按人頭總額預算,按月撥付資金,所有醫療機構的醫保基金經醫保經辦機構審核后由醫共體牽頭醫院負責從共管賬戶中撥付。同時,建立醫共體牽頭醫院、第三方及醫保經辦機構聯合審核機制。醫共體牽頭醫院負責醫共體成員單位的初審,第三方負責醫共體非成員單位的初審,醫保經辦機構負責復審,達到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效果,確保三方履職盡責。
實施醫共體共管賬戶支付方式改革。自醫共體試點以來,濉溪縣醫共體牽頭醫院始終參與醫療審核,及時撥付醫療機構醫保基金,沒有拖欠行為。同時,對腔隙性腦梗死及腦梗死恢復期、冠心病、高血壓、急(慢)性支氣管(肺)炎、頸腰椎間盤突出(膨出)、糖尿病、手足口病(輕度)、病毒性腦炎、慢性扇桃體炎、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感染性腹瀉、膽囊炎、慢性腎炎、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腦動脈供血不足等16 種疾病實行鄉鎮衛生院“大額門診”。設100 元起付線,按80%給予報銷,單次報銷封頂700元,全年累計封頂線為3000元。
吳永生 李瑩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曹慶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