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7 日上午9 時,水陽江干流宣城站、新河莊站超保證水位,南漪湖水位接近保證水位,港口灣水庫水位達歷史最高值。宣城市防指決定,自7 日12 時起將防汛應急響應提升至Ⅰ級。此前一天,因水陽江水位暴漲,宣州區五星鄉永義村臧村村民組被淹,村里還有幾十位村民被困。
上午9 時剛過,記者跟隨救援人員來到宣州區五星鄉永義村臧村村民組。走上這一段河堤后才發現,水陽江水位很高,能看到不遠處的房子都泡在水里。一位村干部告訴記者,臧村村民組在河邊,常住人口有100 多人,6 日下午河水開始快速上漲,村莊很快被淹。
一艘救援艇此時載著被營救的村民往岸邊行駛,岸邊的救援人員看到上游一大片水草正被沖下來,趕緊大聲提醒救援艇上的人員小心躲避。救援艇安全靠岸后,救援人員將村民扶上岸。救援艇上開展救援的是宣城藍天救援隊的隊長蘇成龍和隊員徐樣樣,在他們的協助下,記者穿上救生衣,跟隨他們一起進入被淹的村里繼續營救被困村民。“救生衣都是濕的,這個時候也顧不了那么多了。”蘇成龍說。
救援艇在渾濁的河水中再次劈波斬浪駛向村里,同行的還有村民胡大勇,他來接被困在家中的老父母。“我住在外面,就兩位老人住在老家這里。”胡大勇說,老家房子就在河邊,以前曾經也淹過,但這一次的水格外深,兩位老人為了守著家里的雞鴨,還不太情愿搬出來。
坐在救援艇上記者看到,村里的房屋都泡在水里,一些一層的平房已經只剩屋頂在水面上,還有一部分露在水上的電線桿成為救援線路上要避開的路標。蘇成龍坐在后面駕駛快艇,徐樣樣坐在船頭注意觀察水面的情況,不時提醒駕駛救援艇的隊長前方水面有電線。
胡大勇的家在一片樹林后,救援艇繞了一圈終于找到了進入他家中的“路”,緩緩停靠在這棟兩層小樓的門口。胡大勇大聲呼喊父母,兩位年過七旬的老人6 日就搬到了二樓居住。徐樣樣下船將繩子綁在一樓墻柱上,固定住救援艇。他站在房門口的臺階上,水沒過了膝蓋,一不小心走下了臺階,積水一下就沒過了他的腰。扶著胡大勇的母親從二樓下來后,徐樣樣又背著老人上了救援艇。然后又在房子的另一頭找到了胡大勇的父親,扶著他上了船。
救援艇不大,蘇成龍決定將胡大勇一家三口送上岸后再來接其他村民。救援艇又小心翼翼避開露出一點頭的墻角、掛在水面的晾衣繩,緩緩駛出了村子,安全到達岸邊。
為了不占用救援艇的位置,記者沒有再跟隨救援。從6日下午就開始參與救援的蘇成龍也上了岸,換其他隊員接力救人,救援艇再次駛向被淹的村莊。
“昨天下午到晚上,我們一直在涇縣幾個地方救援。一晚上沒睡覺,今天上午又來到宣州區。”蘇成龍說話間,記者看到他的眼睛已經熬紅了,他從車里拿出一盒早晨買的炒面,已經涼了,就隨便吃了兩口。
截至7日14時,永義村臧村村民組70多位村民被救援人員安全轉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曹慶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