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7月6日傍晚,池州市貴池區棠溪鎮境內普降暴雨到特大暴雨,河水暴漲、山洪暴發,龍舒河、花廟河等河流水位迅速上漲,轄區內四座水庫均超限泄洪。人們還來不及反應,河谷里的山洪已如猛獸般席卷而至,沿線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威脅。從當晚20時到22時,短短兩小時,一場數百人與洪水賽跑的大轉移由此展開。
山洪在夜色中向山村襲來
7月6日,根據氣象信息和預警提示,棠溪鎮向各村發布了暴雨和山洪預警,17時,匯集各村水情雨情后,該鎮防汛抗旱指揮部綜合分析并結合往年經驗,認為山洪即將來臨,立即向各村下達低洼危險區域群眾的撤離指令。接到指令后,東山村包片干部江燕緊急趕往新橋組貧困戶檀霞義的家中,因為他家地勢較低有被淹風險。江燕來不及等同事支援,拉著自己的丈夫就前往了檀霞義家中,動員該戶5口人迅速轉移到了自己的家中安頓。
棠溪社區王大爺一人帶著孫子居住在老屋,兒子和兒媳均在外務工,鎮村干部趕到他家時,家中一老一小面對突如其來的災情瞬間沒了主意。
“大爺,現在雨下得太大了,上游還一直在下,我們將你們轉移到其他地方吧?”
“我不走,我就要待在這里,這里是我的家啊,我走了,家里可怎么辦啊?”老人說什么也不愿意轉移。
“您看啊,您這屋子都進水了,這晚上要是淹了,可咋辦?再看您的小孫子,害怕得都發抖了,我們先轉移出去,等情況好點再回來……”在鎮村干部的反復勸說下,老人終于答應連夜轉移。
“報告書記,潤州這邊的水都淹到欄桿上面了!”“報告書記,張村這邊的水到鐵橋了,這雨下得太大了,超過了2007年的水位線了!”20時,位于棠溪鎮最上游的石門村黨支部書記趙年生在手機連續接到村民電話后趕緊向鎮防指報告。
“石門洪峰來襲,下游地區撤離速度加快,大家注意自身安全。”該鎮防指立即下達指令。
“棠溪社區告急,彭家店這邊有十幾戶居民被困,大橋被淹我們無法過去,請求支援!”棠溪社區包片干部王飛緊急向指揮部求助,指揮部立即安排曙光救援隊棠溪分隊五名隊員趕去支援,30分鐘迅速完成所有受困群眾轉移。
洪峰到來前,完成所有危險區域群眾轉移工作
“洪峰即將到達曹村”、“龍舒河香碓組河水已齊岸”、“花廟河水已上岸”、“百安村有一間房屋倒塌,人員已全部轉移”、“老屋群眾已全部撤離”、“雙河口水位漸退”……與時間賽跑,與洪峰賽跑,全鎮55名鎮村干部、18名防汛應急隊員、12名志愿者對照防汛方案迅速行動,挨家挨戶將有受災風險的群眾轉移到安全地帶。短短兩個小時一共轉移了群眾136人,集中安置了93人,分散安置了43人,趕在洪峰到來之前完成所有危險區域群眾轉移工作。
一邊緊急轉移群眾,另一邊棠溪鎮防指通知各水庫巡查員立即巡堤查看溢洪和涵閘狀態、各地質災害點監測員上報地質周邊狀況和附近住戶情況、各河長迅速到點做好監測上報等工作。按照當地防汛應急預案,所有的鎮村干部和相關責任人都上了防汛一線,忙著巡查水庫、山塘、轉移群眾等。就這樣,該鎮干群一直奮戰到凌晨。7日早上6時開始,所有鎮村干部和兩小組長又開始了核災和開展生產自救工作。
“第一次見到山區這么大的水。”從銅陵到棠溪鎮雙合村承包農田的大戶周國華心有余悸地介紹,“要不是鎮里吳主席和村支書帶人來幫我,這80包化肥、1000斤稻谷就全泡湯了!那我今年可就虧慘了。”
“昨晚的暴雨太猛烈了,幸虧平安度過了。”參與搶險的棠溪鎮道路應急工程隊隊長胡建斌說。據介紹,目前該鎮已組建9個工作組分赴8個村和轄區內礦山企業開展災后巡查和處置工作,鼓勵干部群眾開展生產自救,陸續恢復交通、給水和通信等。
鮑敏 倪艷君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朱春友
請輸入驗證碼